劍閣,凡是地名中有閣的,多數特指儲糧的邸閣。
劍閣勉強也算,儲糧規模遠不如北方山谷里的馬鳴閣。
劍山道上,孟達督兵連夜修繕棧道。
夜中就見北面山谷峭壁之上也有密集火把移動,似乎也在強修棧道。
孟達詢問附近的老兵,指著遠處火把最前處:“與我們還有多遠?”
老兵不假思索:“一道彎,不足二十里!”
火把橘紅色光澤照在老兵臉上,老兵欲言又止,還是說:“北兵修棧道未免太快了。”
孟達也是輕輕點頭,立刻就對身邊吳匡的心腹說:“北兵連夜強修棧道,比之我軍只快不慢,還請將軍快快決斷!”
“是!”
這個名叫高光的軍吏應答一聲,又側頭深深凝望北面火龍,才拱手,轉身快步踩踏鋪好木板的棧道前進。
北面,黑熊就站在前方,三百多名傀儡道兵只穿戰死前的號衣,正有序將棧道所需的梁柱、椽子、木板向前方傳遞。
呂布、高順各引四級傀儡道兵進行鑲嵌、加固,尤其是呂布,攀越行走于峭壁之間,單臂接住典韋遞來的梁柱、椽子就往石壁鑿出的孔洞里鑲嵌。
后續高順又指揮其他四級傀儡進行加固并鋪設木板,而在更后方,則是如螞蟻搬家一樣,由俘虜的葭萌關守軍搬運材料。
材料運來多少,普通傀儡都能向前轉運完畢。
黑熊也看到了南面修補棧道的隊伍,對此不做處理,相隔遙遠,一切見面后就好說了。
綿竹城中,城墻之上已布置士兵。
東州兵鎧甲齊備,一處處城墻上搭建了臨時的簡陋竹木雨棚,怕受潮的弓弩武器都放置在棚下架子上。
處處火把、營火前后相連,吳匡在城樓處吹風。
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劉璋繼位后表現出了遠超眾人預料的沉穩與手段,如果這次迎北兵入蜀失敗,留在成都的家眷必然難逃劉璋的狠手。
他沉思之際,一隊騎士舉著稀疏火把來到城下高呼,吳懿勒馬在前仰頭大呼:“叔父!叔父!”
吳匡不敢開城,只是放下吊籃。
吳懿見臨時準備的吊籃有些小也不像結實的樣子,就在親兵協助下用繩索纏裹腰間,又在繩頭打了個環,用一只腳踩進去。
抓穩之后才給出信號,城上士兵拉扯繩索,吳懿就這樣縋城而上。
才站穩解下繩索,吳匡就來到面前,火把貼近吳懿面龐確認是本人后就問:“成都如何了?”
“梁王率三千人南下,欲往魚腹城而去,說是北兵不可抵擋,就順江而下,往投淮南。”
吳懿口干舌燥,喘著氣繼續說:“梁王有意相讓,叔珪已督本部兵進據成都,各處府庫已然封閉!”
說著他取出貼身攜帶的帛書遞給吳匡,繼續說:“張松、王商等人亦有賣梁王之意,事起突然,叔珪只來得及督兵封閉府庫,不想張松等人乘亂而走,似乎已避入雒城。明日,若是王商號召蜀郡、廣漢郡兵士前往雒城聚集,就知虛實。”
吳匡翻閱汗水浸潤潮濕的帛書,接連點頭:“既然梁王棄我等而去,我等只好追隨叔珪以應大勢。”
見左右沒有異議,吳匡當即扭頭呼喝:“傳告全軍,我軍易幟!”
“喏!”
七八名傳令兵呼喝,各舉著火把離去,環繞城墻跑動,呼喊傳達易幟的軍令。
綿竹這么重要,吳匡上上下下都覺得能賣個好價錢。
打仗?
拼來拼去,還不是給別人賣命?
最初來蜀中避亂的一伙人,天生就對戰亂生活缺乏興趣。
機會已經擺在面前,何苦自討苦吃?
孟達派人來綿竹時,天色已然透亮。
此刻的棧道處,孟達沒有得到吳匡進一步的指令,可棧道即將合攏、接頭。
于是很識趣的勒兵后撤,只帶著十幾個人擠在棧道處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