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漢書可以稱之為前漢書,這本新漢書就是后漢書。
前漢書意味著新朝開辟,后漢書也是類似,都是對前朝的總結。
見鐘繇態度明確,不愿意再與潁川老鄉有什么瓜葛。
楊光也樂見其成,不再為陳群說項,帶著陳群的拜帖退走。
陳群無功而返,坐在狹小鹿車里返回承租的小庭院。
小庭院位于大學城的近郊,實際上也在長安城中,長安城規模太大了。
大學城以外,長安城以內,許多區域都已開墾成了田地;只有一些古建筑區域因為地基夯實的十分嚴密,不便開墾這才放棄。
這樣的古地基之上,今年修建許多小庭院對外出租。
陳群這類有錢、無地位的人才能住上有私密空間的小院,否則只能去擠大通鋪。
不遠處的一座庭院里,高柔雙手捧著邸報細細研讀上面的詔令、教令。
就連孔融舉薦都無法讓他出仕,他已經明白自己被禁錮了。
幕府雖然沒有公布什么黨錮政令,但方方面面在限制與王允三族有關聯的士人。
而孔融舉薦失敗,這件事情傳播范圍廣泛,更沒人敢舉薦、啟用高柔。
可這……能難得倒高柔?
高柔性格堅韌,不疾不徐研讀邸報,不時捉筆在同樣粗糙的紙張上書寫心得。
他自有繞開禁錮的入仕辦法,只要幕府沒有正式公府禁錮名單,那他就有造成既定事實的入仕辦法。
只要入仕,升官與否真不重要。
對高家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加入幕府,而幕府有推動、架設積功授爵,因爵授職的政策。
這意味著他只要入仕,埋頭苦干積累功勛,那自然而然就跟幕府的政策綁定了。
到時候功勛攢滿,升爵錄授新職,意味著他依舊能穩步前進;若是功勛攢滿反倒遭受打壓……他就相當于齒輪咬合處的一顆鐵珠子、銅豆子,哪怕將他崩碎,也會損傷齒輪。
幕府中自有愛護幕府的人,到時候反而會站出來為他鳴不平。
因此,本就地位不高的高柔此刻極具耐心,細細研讀,積累、增長自身對幕府的了解與認知。
而陳群不一樣,從高位直墜而下,到現在還渾渾噩噩,有些接受不了。
很想離開關中,就怕眼前一切障礙都是幕府的考驗……若現在真的一走了之,那子子孫孫的仕途就完了。
“甚是精妙吶。”
高柔輕聲贊嘆,挽起雙袖,另取帛書攤開,研墨,準備給遠在交州的袁譚寫信。
河北商館已經開始修建,河北的財力合情合理涌現在長安,高柔的生活水準也快速提升。
但也只是通過河北商館獲取一些錢財、物資,而他這段時間只是與交州方面保持聯絡。
河北方面不需要他操心,他要做的就是與袁譚嚴密綁定。
未來交州歸入幕府治下,他也能掛著一官半職一起并入。
到那個時候,幕府總不可能單獨將他剔除。
這么大的幕府,總有容納他這樣小人物的立錐之地。
很快帛書書寫完畢,折疊用漆印封住后,高柔這才起身活動手腳。
運動熱身完畢,又從墻壁取下劍,在屋內舞劍、揮劍。
直到汗水濕透衣領,這才擦拭劍身入鞘收好,出門靜坐在院內,望著菜圃開始運用五斗米道的入道法門進行冥想。
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反正一些遷入長安的蜀中士人、五斗米道人就是這么修行的。
但高柔覺得這樣能讓他保持心情上的愉悅與放松,也就堅持下來。
每日冥想、靜思,不與大多數庸碌之人交涉。
這樣不受俗物干涉的環境下,他心思越發通透,直覺敏銳。
以至于對幕府因爵授官制度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也就發現了這東西背后藏著洪水猛獸。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