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已有定論,所爭議的只剩下微末細節,例如是男子年滿四十五,還是四十五以上;又或者是子女滿兩人,還是兩人以上。皆是這樣的細則,余下大略不敢違背上意。”
路粹說著就忍不住發笑,蔡睦也是跟著笑了起來。
上面定了原則,幕府里的人也就只能爭論、補全細節,好約束郡縣進行推廣。
蔡昭姬也跟著輕聲發笑,感嘆說:“大司馬威望卓著,他一言斷之,幕府各司景從,這就是政通人和的景象啊。”
路粹笑著頷首,蔡睦飲酒一杯后轉而詢問:“那東鄉夫人提議的婚事從簡,是簡樸,還是其他的簡便方式?”
“從簡從速。”
蔡昭姬略沉吟,才說:“婚期定在十月,大司馬會來這里迎親。東鄉夫人已調派三千軍士前往輞川河畔為貞姬修筑莊園、館舍,十月前完工。另外關中官吏、軍士十月時例行頒賜冬衣布帛,今年額外恩賞五成。算下來尋常軍士能多半匹布帛。”
“還有大學城,十月時能驅趕河西、五原、朔方之獸群入三輔,到時候會宰殺牛羊萬頭,以饗學子。”
蔡昭姬不由感慨:“今歲無有戰時,吏民安居樂業,又值豐收,各處府庫儲備相對充盈,這才能有這般規模的增賞。”
蔡睦聽了捏須沉吟:“這樣軍民同樂,也不失為盛事。”
路粹臉色奇怪,引的蔡睦、蔡昭姬去看,路粹輕咳兩聲才說:“大司馬成婚,不收吏民賀儀。但各方豈可空手而來?仆來時,幕府已向各方派發請帖。前幾日大司馬已遣宣良護送劉馥獨子劉靜南下荊襄,會途徑荊州返回東南。如此大恩,劉馥豈可白白受領?”
政治立場是敵對的,但不妨礙己方厚待劉靜。
機會已經給了,劉馥不想身死族滅,江東大姓不想跟著一起沉船的話,這次婚事應該能收來豐厚的賀禮。
東南方面跑不掉的,劉琦這里也會賣力。
己方大司馬對劉琦的關照,就是對親兄弟大概也就這樣了,劉琦肯定會準備一份格外豐厚的賀禮。
袁尚、曹操、劉備,以及劉豹、步度根,乃至是臧霸之流,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不打仗,也能從搜刮天下物資,所以今年沒白過。
當然禮物也不白收,大概這就是一道不殺你全家的白條。
比之各方諸侯,領內治下還在吃供給分配的官民身上才有多少油水?
蔡睦、蔡昭姬聞言面面相覷,一時無語。
片刻,蔡睦輕咳兩聲:“如此天下相慶,哪里是從簡啊?”
大概這樣的事情,也就今年這么一回。
這種事情,不可能年年來搞。
如此別具一格的殊榮降臨在蔡氏頭上,蔡睦已經很滿意了。
不由給自己斟滿酒水,滿飲一杯后笑問:“昭姬適才說東鄉夫人也談及了昭姬的婚事,大司馬是何看法?”
路粹也緊張去看,他對大師姐沒啥想法,他勉強算個同縣記名弟子,其實與蔡昭姬不熟。
關中大亂時,蔡學損失慘重,許多青年俊彥死在了亂兵刀劍之下。
末席的董祀這才敢抬頭去看,隨即又低頭。
蔡昭姬余光瞥到,放低語氣說:“妾身之婚事,也涉及新漢書重編之立場。東鄉夫人說河西都督正妻早亡,希望能東西結合。并說成婚后,妾身可長居長安以專心治書、修史。”
蔡睦、路粹聽明白了,這就是形勢上的婚事,感情不和的話,保持獨居生活也是可以的。
但張繡已經是幕府重將,又是河西四郡的本地豪強,現在蛟龍歸海,影響力與日俱增。
所以也要照顧張繡的感受,未來生活方面也要注意避嫌。
路粹聞言余光去看董祀,董祀也是長舒一口氣。
他心中也有念想,可壓力都存在。
現在幕府主動介入,也省得他上下為難。
比起蔡昭姬,他更想入仕為官后,娶個關東大姓家里的小姑娘。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