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孚又說:“呂曠、呂翔兄弟接連陣歿,中軍吏士沮喪。倒是其他兵馬不受影響,意氣更張。”
呂氏兄弟是東平呂氏出身,被袁尚重用,就是因為他們非冀州出身。
這對兄弟陣亡,直屬于袁尚的騎兵力量也被重創,中軍士氣出現波動是正常的。
其他軍隊是大姓族兵、豪強部曲拼湊而成,上上下下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自然能同仇敵愾。
袁尚也聽明白李孚的意思,中軍不能再受損了。
思考一番,就說:“既然各軍士氣可用,明日可為前驅。留中軍在涿縣休養,待士氣回復,再調往前線。”
“是,臣會與各家細說。”
李孚也是出身巨鹿的大姓,這種時候必須時刻溝通各家,務必保持一致的態度。
任何一個自私的行為,都會無限放大,導致力量分散,無法用在一處。
見沒有其他事情,李孚也就告退,去游說各家。
自袁紹死后,袁譚一系被驅逐后,河北內部秩序已經趨于穩定。
審配這位大將軍幕府長史,如似國相;另一個老臣逢紀則去經營兗州,為奪取兗豫二州做準備。
兗豫二州雖然已經空了,但空的是郡縣編戶,郡縣之外豪族莊園依舊興旺。
想要接管兗豫二州,就要聯合這些豪族,早晚勢必與關中敵對。
現在兗豫二州境內盜匪縱橫,豪族莊園分布各處,反倒在局部處于劣勢,隨時都有被流寇攻破的危機。
可兗豫二州又因為曹軍整體遷徙,空出了大量無主水田……許多滋生的盜匪們流竄經過時,也就占據這些水田,褪去盜匪習俗。
如果有災荒發生,這些流寇一定會拿積蓄充足的豪強開刀。
東南朝廷派遣的州郡長官政令難以通行,許多盜匪似乎是為了專門劫殺官吏而存在。
所以東南朝廷有心整合兗豫二州,也進度緩慢,這加劇了二州境內豪族的焦慮與不信任。
總之,逢紀工作做的還是很到位的,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就能兵不血刃獲取中原二州。
審配、逢紀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往下排,李孚這個年輕人就是當之無愧的中樞第一人;而青州刺史,雖然地位高,但影響力遠不如李孚。
袁尚主導下的河北勢力,李孚獲益極大,他未來接替審配只是個時間問題。
因而在家族利益取舍時,李孚能用更高的眼界去衡量得失。
例如此刻,李孚利益與袁尚高度重合。
就在袁尚獨自飲酒之際,瞥見北面設立在水邊上的據點陸續被引燃,隱約可見一處處火點。
“又來了。”
袁尚略感無奈,他是真沒想到對方這么難纏,打仗就這么喜歡黑夜,罵道:“難怪假名黑熊,原因是在這里啊!”
面對這場意料之外突然出現的夜戰,袁尚扭頭呼喝:“傳令城外各營,緊守營壘,不得妄動!”
“喏!”
當值的幾個曹掾應下,快步奔走去給城下待命的使騎傳達命令。
袁尚則死死盯著北面視線的盡頭,又過了大約小半個時辰,就見北偏西一點的良鄉縣邑處烈焰騰空,似乎整座城邑被攻破、縱火焚燒。
斥候往來偵查,一名斥候登上城樓:“良鄉城破,賊軍焚燒城內所屯芻稿柴草!”
“這是給我示威啊!”
袁尚對返回來的李孚感慨,李孚神情無比嚴肅。
對方攻堅能力太強了,這太可怕了。
如果逃出去,這次無法一舉圍殺,未來冀州各城誰能抵擋?
這下,李孚感覺自己不需要醞釀什么言語,軍中大姓、豪強自會拼命作戰。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