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時分,水南岸。
袁軍向北散布斥候確認安全后,就開始渡河。
原有的木橋處,袁軍一車車向北岸運輸砍伐、修剪好的原木。
過橋后就卸車,原地開挖塹壕并鋪埋原木。
橋南,袁尚站在戎車之上左右觀望,一副平靜神態。
很快隨著弧形防御工事修好,他終于松一口氣,看著巨鹿兵、常山兵持弓弩過橋,依托防御工事建立防線。
他沒注意到,還是斥候抵近后呼喊一聲,袁尚回頭看過去:“講。”
“薊縣北門敞開,賊軍車營、騎營魚貫而出。”
斥候換一口氣又快速說:“薊縣西門、南門亦有騎士涌出,我等難以抵擋,多已南撤。視線不清,不清楚薊縣北門涌出多少兵馬。”
這時候田疇開口:“黑賊繳獲馬匹甚多,其軍一人數馬,若西山大營不能抵擋,大將軍追之不及。”
袁尚斜眼看一眼田疇:“田豫至今不給我回復,我也不清楚西山究竟有多少兵馬,如何敢輕易出兵?”
李孚見田疇臉色不好,立刻就說:“主公,此唇亡齒寒之際,當速發兵馬。哪怕綴在敵后,也能分黑賊兵力,為西山守軍提供臂助。若黑賊進取不順,我軍正好夾擊其后,使其首尾難顧。”
說著李孚掃視一眾將校,這些人多是豪強、大姓出身,此刻神情踴躍。
良鄉被迅速攻破,已經證明了對方的攻堅能力。
等以后關中兵卷土而來,他們除非野戰擊敗對方,否則分守各處,勢必被逐個擊破。
以后對方兵馬更多,十倍于現在,更難應對。
所以眼前就是最好的機會,錯過這個機會,就該考慮怎么分散安置子弟外出避難了。
都是飽讀詩書的衣冠子弟,如何取舍,已然明了。
這種時候怕死,那以后一定會死。
只有懷著向死之心,才能置黑賊于死地而后生。
袁尚見軍心可用,又顧慮這是對方引誘自己的詭計。
上次良鄉之戰才過去不到兩天兩夜,但考慮到黑熊那里的折損,斷定對方缺乏執行這種急促折返突擊的兵力。
他思索之際,就見統率目前主力騎兵群的幽州大將焦觸率先出列:“大將軍,黑賊殺我伙伴,某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戰,末將請為先鋒。”
“好,將軍不可孟浪,以牽制黑賊兵力為要。”
袁尚想要詳細囑咐,剛說完同意,焦觸就急著說:“是,末將排兵數陣,自居陣后,絕不會重蹈張南、呂曠、呂翔之失!”
見焦觸已經想明白了最壞的結果,袁尚就點頭:“好,我調河間兵、中山兵為將軍繼軍。”
“謝大將軍體諒!”
焦觸拱手拜謝,他出身中山國,河間就在涿郡之南,此前袁熙曾一度節制過二郡,與這兩個郡國的豪強聯軍有過合作經驗,現在更不會出什么問題。
焦觸當即快步離去,親兵也牽著馬迎上來,焦觸矯健翻身上馬,接過騎矛高舉:“傳令各營,次第渡河!”
十幾名親騎簇擁下,焦觸一馬當先就過橋而去。
其余軍吏、親兵快速奔到騎兵區域,也不需要準備什么軍帳、輜重,紛紛驅馬向木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