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說著取出一封帛書雙手遞給李孚,李孚抖開口瞥一眼,觀察墨跡不像是近日書寫,嘴角抽了抽,起身雙手遞給袁尚:“主公,卻無鮮于輔之名。”
鮮于輔也已經離開代郡,帶兵集結在水、沮水匯流處的涿鹿。
從薊縣進入代地有兩條路,一條路走北邊昌平諸山是居庸口,另一條就是走西山的水道,這條道路基本上就是水在群山之中沖刷出來的。
現在黑熊進入西山,受困水,那么封鎖昌平諸山的幽州兵就能撤離,向西山匯合。
從兵力上上來說,幽州兵已經具備圍死黑熊的基礎。
算來算去,對方還有最多兩千可戰之兵,余下都是傷員。
即便不打,圍困數月,也能盡數餓殺。
圍困也有風險,那就是關中援兵。
所料不差的話,關中留守的幕府掾屬應該已經著手調派援軍,最遲一個月內就能抵達。
形勢上,不具備圍困一個月,餓殺對方的時間。
但餓上半個月、二十天還是沒問題的。
莫名的,袁尚心情有些不太好,可能是黑熊的命運即將停止,也可能是到了現在這一步,幽州人還在和他耍花招。
沒有鮮于輔的署名,這份名單缺乏實際意義。
袁尚興趣乏乏接過帛書掃一眼,就丸起來丟入旁邊的炭火盆:“周邊內外沒人比我更了解黑賊,我不出兵,你們困不住他。就如昨夜他能冒雨連破數寨,你們無法抵擋一樣。今夜他若向外突圍,你們有多少把握抵擋?”
帛書燃燒火焰照亮了室內,守在門前的兩名衛士回頭觀察,見沒有其他問題,又重新站正。
田疇被問的啞然,這不是能信口開河回答的問題。
大雨之后山路難行,就如袁尚所說,今晚黑熊向南突圍,誰又能抵擋?
袁尚想了想,又問:“軍都山、昌平諸山的兵馬今日可曾調動?”
“不知,但黑賊受困西山,西山急缺兵馬,以仆對田國讓的了解,他會調部分兵馬增援西山,不會輕易盡數調離。”
田疇認真講述,他對這個是有信心的。
不是對田豫有信心,而是調兵就沒有一次調光的可能性。
“這樣,你們調昌平各軍助戰西山,我分兵協防昌平,封鎖居庸口。然后等你們將新的書狀送來,我就率大軍前往西山,與諸位合軍圍殺黑賊。”
袁尚說罷有些疲倦,就閉上了眼睛。
一個幽州都這么難纏,到了現在這樣的地步,這些人又在堅持什么?
不由開始與黑熊對比,對方拿下關中后,撬動周邊的速度太快了,尤其是涼州,跟白送的一樣。
所謂的涼州,當時也就一個州部與天水郡罷了,可架不住名分沉重。
自己這里也是一樣,急需要幽州來增加影響力。
幽州并入治下,能極快加速逢紀那里的工作進度,趕在黑熊突圍或圍殺之前,就能敲定兗豫二州。
這樣名義上或者地圖上,他這個大將軍的影響力就會得到空前的暴漲。
處于上升期,很多矛盾都會自行消弭,人員也會團結對外。
如果不能搞定這些事情,光是這幾天的戰斗損傷,會進一步加劇冀州豪強的分離趨勢。
若是可以的話,袁尚也恨不得效仿黑熊、曹操,將治下的這些結點、頑癥盡數摧滅。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