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下達這樣的政令,幽州底層民眾也會相信,這就夠了。
讓袁尚來發布這樣的命令,冀州人先就炸了。
今天敢這么收拾幽州,等幽州恢復后,袁尚直屬的力量暴增,就輪到河冀州大姓難受了。
上下階層對立的矛盾時刻都存在,黑熊敢玩火,不怕惹火燒身。
就在他們商議之際,等候許久遲遲不見敵情的張遼只能遺憾縱火,向渡橋撤離。
渡橋處另一支車營在這里待命,以接應張遼。
張遼只有數百騎,他的作戰任務就是察覺敵軍追擊時就提前縱火。
以火焰斷后,再靠水拒敵殿后,才是最省事的。
他們省事了,麻煩就甩到田豫、袁尚臉上。
如黑熊、法正之間辯論一樣,袁尚這里也反復發生這類辯論,有當眾辯論的,也有會議結束后私下向袁尚進言的。
吃不吃幽州,直接決定著要不要冒險追擊。
但吃不下幽州,又得罪幽州豪杰,這伙人放走了黑熊,那半個月左右就要遭遇對方的兇狠報復。
所以袁尚很為難,如果依托太行山北部各處山路關卡,的確有抵擋、拒敵的成功可能性。
可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幽州豪杰會不會無節操的倒戈,直接引關中兵破關而入。
對幽州豪杰來說,冀州人的背叛甚至更為可惡。
另一個問題就是張燕,牽招、崔琰棄官而走固然瀟灑,但也讓上黨地區盡數落到了張燕手里。
這意味著己方吃掉幽州后,要在太行山東面各處山口、峪口設立防線。
兵力分攤的太狠,一處被突破,各處分攤的兵力就算是浪費了。
你若不狠狠分攤兵力駐守各處,那處處都是漏洞!
一個防御死結就擺在那里,沾染后就很難擺脫。
除非乘著對方主力向代地集結之際,再出動一支軍隊襲擊河東。
抓著河東,以此建立防御據點,才能讓河北免受繁重的防御支出。
太行山之險,對燕趙、三晉地區而言,是真的比不上一個河東。
別說完整河東,就是半個,哪怕一座河東的堅城,都比整個太行山天險重要!
可惜河東上上下下的衣冠之族被清洗一空,河北方面找不到施加力量的著力點。
這種無奈之下,只能全軍壓上,投入追擊序列。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