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阿瓦隆“大字輩”的平民都不知道、甚至梅格這個索菲亞女王最信任的人都不知道,那么雅妮斯作為外國人,索菲亞女王應該也不會將這個阿瓦隆最深的秘密告訴她。另外一邊,伊莎貝爾顯然也不知道。
除了喬治與沙菲雅之外,最后一個知曉儀式的,或許是伊莎貝爾的父親阿爾伯特王子。也有可能是夏洛克的父親或是兄長,要么就是那位樞密院大臣卡美洛。
而喬治死于那個知名的沖鋒,沙菲雅是帶著伊莎貝爾逃出來的人。但最終伊莎貝爾去教國的時候,身邊已經沒有她了,多半是也在那個時候死去了。
這個儀式,需要二十一位死于謀殺的杜拉克之血。
關鍵是“血”。
之前被詛咒與毒殺的杜拉克們,也顯然算在了里面。也就是說只要拿到血就可以可當時沒有人知道需要從女王的遺體上取血,來激活阿瓦隆之影儀式。
或許沙菲雅知道,所以她或許試圖折返回去搶奪女王的遺體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她悄無聲息就死去了,而人偶伊莎貝爾卻能得到相關的情報。
而且,這次晉升儀式,還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看不見、打了碼的任務。
不過雖然這個任務被打碼了,但艾華斯感覺那個被模糊掉的字段,它的長度應該就是“阿瓦隆之影”。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還需要讓“玻璃島平民存活率超過70”了。
原本“殘酷之秋”事件里,玻璃島雖然被石像鬼軍團撲臉、但巨像和陸軍根本就沒推進來。主要的傷亡都是試圖反抗的超凡者,星銻并沒有直接襲擊平民。
從平民視角來看這個故事,就是有刺客化形成伊莎貝爾毒殺了索菲亞女王,隨后星銻人趁機入侵、剿滅了阿瓦隆的獅鷲軍團并除掉了全部第五能級的超凡者,讓阿瓦隆人感受到了恐懼。
而在這時,伊莎貝爾公主繼位并割讓大量利益講和、同時與星銻繼續聯姻。于是星銻順滑的退兵整個過程中,平民雖然受驚嚴重、許多城市大面積受損,但這時平民其實并沒有太多死傷。
他們并不知道毒殺女王的是德羅斯特大臣、真正的伊莎貝爾已經逃走了,更不知道圓桌廳騎士們互相廝殺、留下的都是星銻那邊的人。
畢竟立國者家族至少有一半都是完整的,圓桌廳與整個阿瓦隆政府都還在正常運行。他們只會認為剩下的人死在那場入侵里面了,不會知道整個上層都已經換過一遍了。
而從教國那邊的視角來看,毒殺女王的是德羅斯特大臣、阿瓦隆的叛亂是大臣們從內部發起的。星銻雖然在暗中鼓動,但并沒有讓超凡者直接襲擊女王、也沒有追殺伊莎貝爾,因此并沒有打破教國的底線。
而且當時的阿瓦隆民眾都很認可那位人偶伊莎貝爾女王,因為她帶來了“和平”在阿瓦隆人意識到星銻的強大與兇殘之后,得之不易的和平更能使人珍惜,哪怕人偶伊莎貝爾源源不斷給星銻輸送各種利益、引得人們不滿也沒有人敢于反對。
畢竟他們確實被星銻人嚇破了膽。
即使不斷簽訂一個又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不斷從阿瓦隆這邊抽血、也沒有人敢于反抗星銻。因為阿瓦隆已經被解除了武裝,想要反抗也不可能。
等教國那邊緩過來之后,他們也沒法直接對星銻的傀儡統治進行干涉。因為那意味著要將整個阿瓦隆上層統治者全部鏟除其中甚至包括大多數立國者家族。
這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為阿瓦隆本質上是立國者家族的共同統治,讓杜拉克家族作為君主僅僅只是因為當年蘭斯洛特沒有第一時間成為使徒、而是繼續留在人間替銀冕之龍統治阿瓦隆的補償而已。
但原則上,阿瓦隆的統治權是立國者家族均分的。
直到墮天司降臨,伊莎貝爾靠著教國的支持與幫助擊敗了墮天司,阿瓦隆的人們才開始懷疑他們的傀儡女王。而人偶伊莎貝爾在脫離控制之后,也逐漸得到了自我。
恰恰是因為人偶伊莎貝爾試圖召喚蘭斯洛特來拯救阿瓦隆,阿瓦隆才真正被毀滅了
因為影天司平等的毀滅了一切。
無論是圓桌廳亦或是銀與錫之殿,或者是那些舊時代的騎士與立國者無論是傾向于星銻亦或是傾向于阿瓦隆的人,統統給予了平等的毀滅。
完成阿瓦隆之影儀式,還不能讓平民死亡這能做得到嗎
艾華斯陷入沉思,但很快就意識到了破局之法。
“好像,真的做得到。”
艾華斯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