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上,天空漸漸陰沉了下來。
雷鳴聲漸起,小雨淅瀝。
動員過后的動物軍團正在雨中行軍。
白馬載著狐貍,它們的毛皮都被雨水打濕。先前的法杖研究失敗,阿萊斯特已經將它隨手丟在了一旁。
“你覺得我們有可能勝利嗎?”
白馬開口詢問道。
“怎么了,哥們?”
阿萊斯特直言不諱:“壓力太大抑郁了?”
“壓力確實是很大,”白馬沉聲說道,聲音清亮而透徹,給人的感覺如同勇者一般,“但我不會認輸的。
“因為我身上背負著獸群的希望。我絕不能倒下,也絕不能失敗……”
“——但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說明你其實已經緊張了。”
濕漉漉的狐貍開口譏諷著。
白馬沉默了下來。
而阿萊斯特也終于確認了下來……這白馬并不是冕主亞瑟。
或者說,它至少“不完全是”亞瑟。
雖然自己與亞瑟見面一共也就只有兩面,但阿萊斯特可以確信——如果是亞瑟的話,他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遲疑。
那個意志無比冰冷而堅硬的硬漢,有著忍受一切痛苦與折磨的鋼鐵毅力。直至金屬疲勞并徹底斷裂之前,他絕不會有絲毫遲疑與猶豫。若是白馬完全以冕主為原型,那么這種沉默而堅強的感覺應該是刻畫的重點才對。
也正是靠著這一處的違和感,阿萊斯特才隱約捕捉到了這次晉升儀式的關鍵……
……或許,白馬并不是指冕主。
也有可能是更深的秘密……
這幅畫改編自雅各布所寫的《白馬國王》,那里面隱藏了亞瑟擊敗至高天成為銀冕之龍的故事。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亞瑟的故事”僅僅只是它的表象,是專門給那些對柱神秘密有所了解、可又了解的不算太多的人看的。
也就是說,“關于亞瑟的故事”僅僅只是其中的第二層。
這里面隱藏著更深的秘密。
赫拉斯爾帝國的毀滅這種“小事”,顯然不值得讓柱神的登臨之史作為它的皮相。而能與這件事對上,同時艾華斯與阿萊斯特還知道的……還能有什么事呢?
狐貍站在馬背上,陷入了沉思。
這種童話風格的畫作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很多細節都可以變得比較模糊,就如同兒童動畫一樣。想要去哪里,只需要確定下來之后切個分鏡就過去了。
無論是戰前動員亦或是行軍、以及戰爭……要是放到正常的故事里面的,即使拖上半個多月也是正常的。可阿萊斯特在這里一共就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
每次從那扇門回來之后,這里的時間都會快進非常多。
阿萊斯特第一次見到的選擇,是問詢她“這個童話在講述什么故事”,而答案則是“裂土戰爭”、“罰天之戰”與“兩者都是”。
這個問題并不難,因此阿萊斯特很快就選擇了“兩者都是”——而很顯然,所有人都選擇了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