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華斯并沒有讓葛朗臺留在這里太久。
而葛朗臺也非常識趣,在交代完事情之后就離開了。
“……你真要容納這些地精嗎?”
等葛朗臺離開之后,夏洛克微微皺眉:“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沒有任何人喜歡地精……如果他們存在于萬寧,或許會帶來預想不到的變化。而根據我保守的估計——艾華斯,這些變化可能不會那么好。”
以他智慧道途的適應性……雖然說是“估計”,但實際上已經是接近預言的演算了。
“很巧,我也是這么想的。”
出乎預料的,艾華斯也如此點了點頭。
“……我懂了。”
夏洛克微微訝異,隨后立刻就想明白了:“你是想要轉嫁矛盾?”
既然艾華斯知道這些地精一旦進入萬寧,就有可能帶來隱患……可艾華斯卻仍然選擇接受了他們的庇護請求,那就說明艾華斯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而根據夏洛克對這心黑狐貍的推算,這多半不會是什么良善的點子。
那么根據這個思路,他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人生活于世的矛盾與痛苦,是必然存在、且永遠存在的。人不可能永遠輕易解決遇到的一切事,稱心如意的成就自己全部的欲望……也就是說,人在完成自己的目的時,就必然會遇到某種阻礙,這種阻礙就會產生不滿。
而在過去,最大的困難就來自于缺乏水源帶來的生存危機,善主的暴政帶來的不可確定性,以及奴隸騎士那種不受約束的人身暴力。
如今,這些問題都被艾華斯以奇跡的手段解決了。
那么……
既然安息人所需求的,最多也就是“喝不完的水”、“消滅所有善主”這種訴求,他們之后就會一直滿意嗎?
——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
人的欲望是會膨脹的。
如今在安息之外的地方,人們本來就不用受干渴影響、更是沒有善主的存在。難道他們就生活在地上天國,從此無憂無慮嗎?
夏洛克曾跟著艾華斯周游諸國,他是最有權威說這句話的。
答案是不可能。
當人們不再憂慮生存的時候,就會想要自由;當人們得到了自由的時候,就想要富有;當人們富有的時候,就想要權力;當人們有了權力,就想要長生……
欲壑難平。
考慮到這種情況,那加入一些外來的“鯰魚”……對萬寧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所謂居安思危……
一個國家沒有敵人、沒有憂慮是可怕的。這意味著它在遭遇挫折時,很容易就會化為雪崩式的連鎖毀滅。
“也不完全是。作為從安息的殘骸中誕生的國家,萬寧的黃昏化稍微有點高……我不能讓他們太過安寧,不然這個國家會墮入永恒。”
面對夏洛克的反問,艾華斯卻是不置可否:“雖然‘萬寧’的意思是‘安全庇護所’,但我也不希望他們從此就被囚困于這種永恒的滿足。但我也并不是在故意給他們準備一個敵人,用以轉移注意力……因為假如葛朗臺只是這種程度的地精,那他們很快就會被趕走的。”
“——變數。”
一旁的伊莎貝爾是第一個明白艾華斯想要做什么的:“艾華斯是想要增加變數。”
“沒錯,我將其稱之為‘未知變量’。這就是‘奇跡’的根本……”
艾華斯笑了笑:“所以除了地精,我還打算引入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說妖精,比如說霧妖。也比如說鷹身人,甚至還有南方大陸的巨魔,太初的妖怪……這些‘不受人們歡迎’的種族,都可以來到這里。就和我給它起的名字一樣——‘庇護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