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可以不要,kpi可以難看,但誰負責的領域再被‘天網’標紅,就自己收拾東西走人!記住,五百億的罰單,抽的不是阿理和每團的血,是懸在我們所有人頭上的刀!‘凈網雷霆行動’即時啟動,我要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命令下達,整個快抖龐大的內容機器開始了史無前例的自我閹割。成千上萬的審核員,眼睛布滿血絲,神經高度緊繃,對著屏幕上流水般劃過的新視頻進行著近乎神經質的篩查。
任何涉及性別、地域、階層的表述,只要稍顯尖銳或可能被曲解,立刻被無情打回或限流。算法工程師們徹夜奮戰,將無數條新的“高壓線”代碼嵌入推薦引擎的核心。
一種彌漫全公司的、帶著恐懼的沉默取代了以往的亢奮。
某個深夜,一個審核員對著屏幕上一條僅僅拍攝了情侶日常拌嘴的普通視頻,猶豫再三,最終顫抖著按下了“駁回”鍵。
他喃喃自語,聲音帶著崩潰的邊緣:“‘拌嘴’…算不算‘煽動情緒對立’?‘日常’…算不算‘影射現實矛盾’?”巨大的合規壓力下,連最基礎的日常表達,都充滿了令人窒息的解讀陷阱。
小黑書總部,“靈感”大樓頂層。戰略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
氣氛迥異于快抖的肅殺,卻同樣凝重。空氣里彌漫著高級香氛和現磨咖啡的味道,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黃浦江璀璨的夜景,但無人欣賞。
會議桌上沒有紙質文件,每人面前都亮著一塊纖薄的oled屏幕,上面滾動著經過精心排版、色彩柔和的ppt——主題只有一個:“新周期社區氛圍治理與價值重塑”。
“各位,”聯合創始人木蘭的聲音依舊保持著標志性的優雅與親和力,但那份親和力之下,是前所未有的鄭重,“我們賴以生存的‘真實’與‘分享’,在新的監管語境下,需要重新定義邊界。”
她指尖在屏幕上輕劃,調出一份內部數據看板。“過去72小時,平臺內涉及‘兩性觀點碰撞’、‘婚姻家庭討論’、‘職場性別議題’的筆記互動量,因系統主動干預和用戶自我審查,環比暴跌72.3%。”數據曲線斷崖式下跌的圖形,無聲地訴說著風暴的威力。
“用戶不是不關心,是不敢說,怕說錯。”一位負責社區生態的高管低聲補充,帶著一絲無奈,“很多有價值的討論,被‘一刀切’的恐懼扼殺了。”
“恐懼,是必要的剎車。”木蘭平靜地回應,目光掃過眾人,“‘真實’不能成為撕裂的遮羞布,‘分享’不能淪為對立的放大器。算法側,立刻執行‘暖光計劃’:
對可能隱含性別對立、階層抱怨、地域攻擊傾向的筆記內容,無論數據表現多好,降權!大力扶持‘生活美學’、‘技能提升’、‘興趣養成’、‘女性成長’類目,流量池資源向其傾斜百分之七十!”
她頓了頓,語氣更加清晰有力:“品牌合作部,重新審核所有在途及未來的商業合作項目。任何試圖利用‘獨立女性’、‘反pua’、‘婚姻反思’等話題進行情緒營銷的品牌方,無論預算多大,一律暫停!我們要引導用戶去‘種草’美好生活解決方案,而不是‘種刺’于人心。”
會后,一份措辭極其委婉但立場無比明確的《小黑書社區公約v5.0修訂草案》火速下發至所有內容運營和審核團隊。草案的核心精神被內部戲稱為“精致去敏”——
要求所有內容在保持“種草”調性的同時,必須剝離任何可能被解讀為“挑起群體矛盾”的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