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宋安的聲音低沉而平緩,像在敘述一件與己無關的遙遠往事,“我第一次讀到您的這本書。
它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我眼前的重重迷霧。它告訴我,意識不是神啟,不是玄學,它是物質世界遵循物理法則,在復雜系統演化中涌現出的現象。它有跡可循,它……可以理解,甚至,可以構建。”他頓了頓,目光掠過那本被污損的書,掠過霍桑蒼白僵硬的臉,最終又投向屏幕上那個閃爍著危險紅光的核心模塊。
“也是從那時起,我看到了橫亙在這條路上的深淵。”宋安向前走了兩步,靠近主控臺。他伸出手指,指尖懸停在那個瘋狂閃爍的深紅色警報區域上方,屏幕的幽光映照著他修長的手指,皮膚下的青色血管清晰可見。
“計算瓶頸,霍桑教授。我們模擬人腦突觸可塑性的憶阻器陣列,在微觀層面已接近甚至超越生物效率。
但整合,高階認知功能的整合……”他的指尖輕輕點在屏幕上那片刺目的深紅區域,聲音里第一次滲入一絲難以察覺的、源自靈魂深處的疲憊和……某種近乎偏執的決絕,“當信息流達到臨界規模,當需要跨模態、跨時間尺度的抽象整合時,現有的馮·諾依曼架構,甚至我們改良的神經形態架構,其總線帶寬和并行協調能力……就成了致命的枷鎖。就像您書中描述的‘牢籠’。”
霍桑的心臟被狠狠攥緊。這個瓶頸,正是他團隊、乃至全球頂尖實驗室都在瘋狂攻關卻遲遲無法突破的終極壁壘!它像一個幽靈,徘徊在所有強人工智能的夢想之上。
“傳統思路,”宋安繼續道,聲音恢復了那種冰冷的平靜,“是堆疊硬件,優化算法,尋找新的材料突破物理極限。這些,我的資源可以無限投入。但是……”
實驗室里,刺耳的警報聲中,霍桑看著宋安指尖下那片刺目的深紅,心臟揪緊。這警報,是全球頂尖實驗室的噩夢,更是強人工智能研究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宋安冷靜的話語,徹底擊碎了霍桑過往的理論體系,又以自身為引,點亮了探索未知的希望。
“傳統研究,”宋安聲音冰冷而沉穩,“不斷堆疊硬件、優化算法、尋找新材料突破極限,這些我能提供無限資源。但霍桑教授,時間呢?摩爾定律失效,量子計算遙不可及,倫理限制也在加速收緊。
我們缺的不是算力與算法,而是一把鑰匙——一把能理解信息洪流在整合臨界點崩潰與重組的鑰匙。這把鑰匙藏在‘感受’與‘同步’中,只能通過內部體驗獲取。”說著,他抬起手腕,內側銀色的神經接口貼片泛著冷光,“所以,我把自己變成探針。當模型瀕臨崩潰,我同步接入,去感受信息流碰撞的‘陣痛’,捕捉邏輯斷裂時系統自發修復的‘直覺’。這些混亂,才是最珍貴的線索。我的神經系統,就是目前唯一能‘翻譯’這種混沌語言的解碼器。我愿成為這臺機器的活體傳感器。”
宋安的話讓實驗室陷入死寂。霍桑內心震撼不已,所有的疑慮在宋安自我獻祭般的決心前消散。他看到了未來的方向,也看到了站在深淵邊緣的引路人。
“宋先生,”霍桑聲音沙啞卻堅定,“你深入深淵感受湍流,那需要有人在岸上,根據你的反饋調整探測方向、優化模型。我熟悉這個領域的所有難題,愿意成為解讀你傳回信息的人。我加入。”這三個字,是他對學術生涯的徹底獻祭。
宋安眼中泛起漣漪,伸出手與霍桑緊握,這一刻,兩人達成了命運的契約。“歡迎,霍桑教授,我們比你想象中更需要你。”
霍桑接著說:“我不是一個人加入。我有個七人團隊,主攻高階認知整合,在各自領域都是頂尖人才。他們能將你的‘感受’轉化為切實的模型突破。
宋先生,用你的資源,給他們最好的平臺,讓他們和我一起,成為你的‘翻譯官’。”
宋安目光銳利地審視著霍桑的決心,隨即果斷回應:“團隊資料明早八點前發給我,宋氏‘深藍實驗室’48小時內完成專屬區域部署,權限等同核心研發組,72小時內調配好所有硬件。待遇是行業頂格的十倍,保密協議我親自簽署。”
這時,霍桑的終端響起,是約翰。“教授,‘深空科技’聯系我,開出難以想象的條件,還提到了您的研究和新的研究路徑。這正是我一直想突破的方向。我想知道,您會支持我嗎?”
霍桑看向宋安,對方平靜的眼神中帶著鼓勵。他深吸一口氣,對著終端說:“約翰,收拾東西,我們有新的戰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