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中心的公告,如同在一鍋已然滾沸的油中,潑下了一瓢冰水,瞬間引發了驚天動地的爆炸。
在輿情發酵至頂點的關鍵時刻,監管中心并未如李書靜等人所建議的那樣選擇“冷處理”或“柔性執法”,反而以一種異常強硬和清晰的姿態,通過其在新浪薇博、快抖短視頻以及薇信公眾號的三大官方平臺,同步發布了針對每團外賣與餓了吧外賣的最終處理決定。
公告行文嚴謹,邏輯清晰,直指核心:
“經查,每團外賣有限公司與餓了吧外賣有限公司,在近期外賣市場競爭中,為搶占市場份額,排除、限制競爭對手,長期、大面積采用‘惡意補貼’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
此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扭曲資源配置,侵害了其他守法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從長遠看,更將損害消費者整體利益,阻礙行業創新與健康發展。”
“依據等相關規定,本中心依法對上述行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決定:”
“一、對每團外賣有限公司處以人民幣一億元罰款。”
“二、對餓了吧外賣有限公司處以人民幣一億元罰款。”
“三、責令上述兩家公司立即停止并糾正其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但不限于以低于成本價格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惡意補貼’行為。限期三十日內完成整改,并向本中心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公告最后強調:“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將持續加強監管執法,保護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對于任何試圖通過操縱輿論、施加壓力等方式干擾正常執法程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采取進一步措施。”
這則措辭強硬、罰單巨大的公告一經發布,立刻像一顆重磅炸彈,投入了原本就波濤洶涌的輿論海洋。
幾乎不需要每團或者餓了吧在背后再做任何刻意的引導,公告發布后的幾分鐘內,相關話題#每團餓了吧各被罰一億#、#監管禁止外賣惡意補貼#就如同坐上了火箭,瞬間沖上各大平臺熱搜榜前列,后面迅速跟上了“爆”或“熱”的標簽。
評論區,徹底炸開了鍋。如果說之前的輿論還帶有一些被引導的痕跡,那么此刻,則是各種真實而激烈的情緒如同火山噴發般洶涌而出,匯聚成一股足以淹沒一切的洪流。
眾多外賣用戶瞬間急了。
“一億?!瘋了吧!最后這錢還不是要我們用戶來出?”
“禁止補貼?意思是以后再也沒有紅包了?配送費也要漲?餐盒費也要漲?”
“日子沒法過了!連口便宜外賣都吃不起了!”
“監管到底是幫誰的?是不是非要把我們逼得自己做飯才行?”
“強烈抗議!這是不顧民生!這是粗暴執法!”
“以后點外賣真要成‘奢侈品’了?求放過我們這些打工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