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一個青年的故事
來聊聊一個青年的故事吧。
那是平凡的一天,某醫院的產房里迎來了一個新生命,這代表著一對新婚夫婦迎來了家庭的新成員。
與神州大地無數平凡家庭一樣,夫妻倆把孩子視為珍寶,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成為有出息的人。
因此,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友善待人,要謙遜有禮,要樂于助人,要多交朋友,只要用真心對待其他人,就一定能換取到別人的真心相待。
然而好景不長,夫妻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孩子因為先前在外婆家寄住,沒有同行而幸免于難。肇事者賠償了一大筆費用,但幾歲大的孩子如何照顧依舊是一個難題。夫妻雙方的父母經過商量決定輪流照顧孩子。
就這樣,轉眼間就過去了許多年。孩子長大了,在祖父母與外祖父母的關愛下努力學習,考上了省里不錯的本科大學,成為了他們眼中的的驕傲。
幼年時的創傷經歷沒有留下陰影,盡管父母的音容笑貌只能通過照片懷緬,但孩子牢記著當年父母對自己的教導,希望能夠成為父母期望的人,希望與所有人都和睦相處,希望能被所有人都喜歡。
他成功了,當孩子長成青年之時,他也成為了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人。因為他總是平等的對待著與身邊人們之間的關系,總是讓身邊的人有著如沐春風的感覺。
他總是,信任著身邊的人。
他可以與別人共情,看到別人高興的笑容時,他也會露出發自真心的笑容,由衷的為他人高興;若是他人因為遇到了不好的事情而悲傷時,他也會感到真切的悲傷,并且盡自己的一切可能去安慰那個人;他也不擅長拒絕別人,因此當別人向他請求幫助時,總是盡最大努力支持。
但有一天,他意識到一件事情,并非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相互理解,相互認同的。不僅是性格,社會環境和成長經歷的差異,都會使得一些人產生分歧,走向不同的方向,因為他們的理念注定無法調和。
即使一時之間能夠使他們和平共處,但裂痕已經埋下,二者最終也會分道揚鑣。
那是一件看起來相當不起眼的事情,與他有數年友誼的兩個女性朋友之間發生了摩擦,矛盾伴隨著時間流逝而越發升級,從抱怨,到互相謾罵,最后甚至在青年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發展到了極其糟糕的態勢。
夾在中間的青年并不能理解這個事實,也不明白為何事情會發展到這一境地,他只是按照自己之前處理問題的方式,堅持了一直以來的做法,試圖居中調節雙方的矛盾,想要通過溝通來化解誤會。
但青年失敗了,他努力了很久都沒有成效。或許他認為自己和另外兩人都是朋友,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和和氣氣的交談,不過事情的當事人似乎并不這么想。現實中的情況就是,他的兩位女性友人成為了互不相容的仇敵,而他夾在中間就像被面包兩面包夾的芝士,雙方都覺得他站在對方的那一邊,最終只有他兩面受氣。
盡管被如此對待,青年也還沒有放棄,他試圖去調查事情的起因與經過,去調查究竟是因為什么導致兩人鬧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他去詢問其他可能知情的人,甚至花費大力氣,在圖書館翻閱資料學習心理學最終,他發現了事情的根源。
其實不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瑣事,引起的糾紛罷了。
青年很高興,雖然他花費了極大的時間精力,但他的的確確找到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他把這兩位女性約了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一點一點的把她們的所有經過,以及她們為何發展到這一步的猜想,都給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