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走走玩玩,倒也逍遙快活。只是一連半個多月下來,所見還是一樣的山山水水,就難免有些單調無聊了。阿原畢竟不是一個長在高墻大院里的富家子弟,而是一個自幼在山野間摸爬滾打的鄉下孩子。云國的山水風光雖然壯美,對他來說卻沒多大吸引力。
他向往的是氣派的都城,繁華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千奇百怪的新鮮玩意,可這些在茫無人煙的云國,實在不知道該去何處找尋。
天氣漸漸炎熱起來,阿原沒了游玩的興致,也不著急趕路,索性一到中午就找個陰涼的地方小憩一番,等太陽下山再趕路。如此晝伏夜出,仗著內功底子和豐富的狩獵經驗,借著月色穿梭于山林之間,與豺狼野獸斗智斗勇,說不出的新鮮刺激。
離開云集鎮前,阿原除了多買些干糧之外,就是去書店給老板道歉付了書錢,還買了本新到的古今俠客傳,算是賠禮。炎炎午后,睡不著的時候阿原就歪在樹下,悠閑地看看書,倒也樂在其中。
古今俠客傳乃是東國無名氏近日所著,作者著書之意不過是針對當下修道習武之風日盛,以致文教不興的現狀譏諷一番,發發文人的牢騷罷了。主要罵的雖是所謂“俠客”,卻忍不住把修仙者也罵了進去。在作者看來二者雖然看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實都是以暴力橫行于世,聚斂錢財,禍國殃民的一路貨色。可讓阿原這種不諳世事,腦子里只有無知幻想的鄉下少年一讀,一切意思就都反過來了。
書中引了不少真真假假的上古俠客傳說,本是借古諷今,鼓吹上古懲惡揚善的俠義之道,實則鞭撻如今道德仁義淪喪,武力橫行無忌之風。奈何阿原這純良少年只對那些大氣磅礴的傳說故事感興趣,對丑惡之事便自行過濾,在他眼里作者只是在大肆歌頌俠客的品行風骨,表達一下凡人的敬仰之情,不由得對行俠的向往又加深了幾分。
書中又說無論修仙門派還是江湖幫眾,如今都是聲勢浩大,廣收門眾弟子,占山劃地,大講排場,耗費人力財力無數,實則對百姓國家百害而無一利。而在從來不知官家奢靡,百姓疾苦的阿原看來,這分明就是在為那些名門大派宣傳造勢。
“連云山諸脈綿延,連接名山大川無數,乃是地脈匯聚之地,靈物云集之所。天玄門當中而據,獨占千里江山,耗費珍奇靈寶無數,竟以紫金為頂,白玉為柱,青玉為階,建道宮三十六座。其一磚之價,可供一戶貧下人家生活十年有余”
這段鞭笞之言作者寫起來想必痛快無比,阿原看得也是熱血沸騰如此氣派的人間仙境,不去看上一看,豈不枉生為人若不是不知那連云山、天玄門坐落何方,只怕馬上就掉頭前去了。
阿原雖然一直夢想著修仙行俠,卻從沒想過仙和俠的來歷,看了書中兩段論述,大嘆長了見識。
關于仙,書中言道“神仙之說,流傳已久。相傳太古之時,有大神開天辟地,造育蒼生。人生為萬靈之長,得天獨厚,領悟天道者升仙,德被蒼生者封神。太古之世,人掌下界,神居上界,天地和諧,萬物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