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阿原貪婪地吸化掉玉扳指中最后一絲靈氣,如一個老酒鬼吮吸掉最后一滴殘酒,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本已枯竭的丹田真氣短短一個時辰就恢復了三四成,更妙的是古劍上匯聚的靈氣終于有了采納之法,早晚都是原大俠腹中之物。
沒想到這番機緣最后的關鍵,竟是在這枚玉扳指上。
說是玉扳指,其實本是一枚有塊缺口的玉環,那是楚涵玉在望云山莊被帶走時,最后留給他的東西。阿原作為紀念一直帶在身上,后來習練金鳴鏑時每日射箭手指磨得厲害,便拿它充作扳指。
那時就發現這枚玉扳指并非凡物,有收束靈氣的妙用,卻從沒想過這扳指對靈氣有這么強的吸納之力,與萃靈訣配合起來直如天造地設一般。
阿原一邊肚子里暗罵自己太蠢,放著這等好寶貝竟要今日機緣巧合才發現,一邊遙思著不知身在天邊何處的楚涵玉。她臨別之際做的最后一件事,竟是留給自己一件重寶。
也不知她如今是否入了楚家,有沒有受苦若不是她,就不會有望云山莊上一番奇遇,不會學會仙訣,尋得古劍,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修為和際遇
“等等,玉環不、這分明是玉玦”
“玉有缺為玦,我早該想到的”
阿原渾身一顫,忽然猜到了這件寶貝的來歷。這不是什么玉環,分明就是枚玉玦,而且并非普通飾物,而是楊懷和楚云得于仙家遺跡的三件遺寶玉簡、玉劍、玉玦之一。
玉簡雖被谷月天搶走,但上面記載的培元萃靈訣早已記在心里。玉劍即是阿原手中的古劍,如今洗去鉛華,現出真形。而玉玦,原來楚涵玉一直帶在身上,又留給了他
這三件寶貝,竟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古劍天然匯聚五行靈氣,玉玦將之吸納,沉淀析解,而玉簡則記載了吸化靈氣之法。三者合一,便是一套能源源不斷獲取真氣的修煉之法,難怪能作為上古修仙門派的傳承。
楊懷或許沒有發現古劍的奧秘,所以還要四處收購靈石。而如今,千萬年來第一個完整掌握這套傳承之人,正是阿原。
這一刻,阿原的心咚咚直跳,仿佛在用力叩響仙界的大門。
如是種種巧合,寫滿了機緣二字。阿原博覽群書,自然知道修仙最重要的并不是資質,也不是心性悟性,而是機緣。
漫漫修仙路,若是沒有一個個機緣,一介凡人又如何脫穎而出
仙緣難求,不容辜負,阿原長出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內息,收束起如脫韁野馬般的心緒,緩緩收功,將玉玦吐了出來。
玉玦中吸附的靈氣大部分被阿原吸化,此時黯淡無光,又恢復了平常的樣子。阿原將古劍平放在膝上,依舊把玉玦當作扳指戴上,輕輕敲了劍身兩下,古劍上傳來一絲靈氣波動,玉玦也輕震了一下,但并未生出上次那樣劇烈的變化。
阿原感應著古劍上傳來的靈氣波動,方才那一敲,并沒有撞破古劍的靈氣流罩,因此玉玦也沒能汲取到靈氣,可見若不是當時含憤用力一彈,根本就發現不了這個秘密,說不定就與機緣失之交臂了。
阿原心中感慨,學足上次的樣子用玉玦往古劍上用力一彈,伴隨著一聲龍吟,玉玦如一只貪婪的水牛一頭扎進了真氣之河,只是并沒有上次那般劇烈,玉玦雖然快速汲取著靈氣,卻只是微微發光發熱而已。
當然就算它比火炭還燙,阿原也不會再輕易放手了,而是穩穩地用玉玦抵著古劍,靜靜感應著真氣的流動。
這一次吸取靈氣不如上次劇烈,應當不是方法有問題,而是玉玦已不像上次那般“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