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之上,自古流傳著無數大俠的傳說。但除了上古游俠,今世能擔得起“大俠”名號的,不過寥寥十幾。其中最后一位,也就是距今最近的,正是人稱“神州大俠”的沈一舟。
阿原從小讀著仙俠故事長大,對這位沈大俠的傳說可謂如數家珍,真假不論,此人生平在阿原腦海中直比自己親人還熟悉幾分。其當年行俠天下,劍蕩神州,種種英雄俠事暫且不提,關鍵是傳說中他的最后一戰,正是在這大河之上。
傳說當年他放眼天下已無對手,只剩下與他并稱“斷水沉舟”的蕭斷水大俠,二人遂相約在大河之上決一勝負。
那一日,沈一舟單人只劍慨然赴約,二人各撐一小舟蕩于大河之上,于在風雨之中大戰三百回合,最終沈一舟技高一籌,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忍不住以劍指天,放聲大笑。
誰料天妒英杰,難以容下此等英雄,竟而忽降狂風,掀起驚天駭浪。沈大俠終難敵天威,力竭覆水,為一只蛟龍所吞。一代大俠,人如其名,終沉舟于大河之上,從此神州再無大俠。
阿原每每讀到此處,雖為之神奪,但心中難免也有幾分懷疑,總覺得這結局過于離奇,怕是后人編造的。甚至另一位斷水大俠更是子虛烏有,否則怎會除了這最后一戰再無半點英雄事跡流傳。至于蛟龍云云,更是怪談而已。
沒想到今日不僅活生生見了蛟龍,還在大河之下的巖穴深處發現了沈大俠的遺蛻,還真要嘆一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沈大俠之名,想必玉閻羅和沈思也是如雷貫耳,從他們震驚到僵木的表情便可以看出。只是阿原震驚之余便是一臉崇拜和恨不得跳起來的興奮,而玉閻羅和沈思卻是一股發自心底的震撼與悸動。
一時間,幾個少年似乎完全忘了危險,一個個抬頭默默讀起石壁上的文字來。
刻壁留字說來容易,實則需要精雕慢鑿,頗費光陰心血。可石壁上的字卻似乎完全是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甚至略帶潦草之意,顯然并非積年累月而作,而是沈大俠臨終前有感而發,揮劍一蹴而就。
“逆賊金煥,世沐君恩。然國難之際,不思護國征夷,保境安民,反竊國自居,持先帝之金銘牌,誆稱正統。”
“吾寄語之三,望其匡扶王室,復國安民,弗從,乃殺入其室,奪金銘而出,亡于大河之上,終力竭沉水。”
“然天不亡我,竟為蛟龍所銜,欲哺其幼子。余生死之際,頓悟水火之秘法,斬青蛟而得命。然半身殘廢,終埋骨于此。”
其下更是一行大字“今以金銘牌與神功相傳。習我神功者,承我衣缽,繼我遺志,光我雨國,復我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