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弟二人說著攀上一段險坡,轉至山陰,只見一片山壁天然內凹,一座三層閣樓內嵌在雪峰與黑峰的交界之處。
那閣樓古色古香,青瓦白墻,安靜得仿佛早已荒棄多年的廢居故園。明明抬眼就可以看到峰頂積雪,可古樓之旁卻只是涼風習習,清爽怡人,既無夏日酷熱也無風雪嚴寒。
古樓外圍另有一半開的小院,一個老者躺在一張藤椅之上,似乎正在納涼。
風揚規規矩矩地上前幾步,一禮道“書童前輩,我帶師弟雒原前來藏書館一觀。”
那老者須發皆白,臉上卻沒有一道皺紋,而是紅潤如嬰兒一般,可見定是修道之人。不知其真正年歲幾何,不過名字居然叫書童,也是一奇。
老者一聽頓時睜開眼來,目光炯炯地鎖定了阿原,他上前接過阿原的玉牌瞥了一眼,便道“小友來得好啊我這一向冷清,你能多來看看,那是最好。快快,請進”
一進書館大門,只見一座空曠的圓廳,一根銅柱屹立在正中,如頂天立地的天柱一般直撐到十幾丈高的屋頂。
銅柱之下八排書柜如八道屏風各延伸向一方,將整個圓廳分割為八個小廳。
單單是看眼前排成一個扇形走廊的兩行書柜,上面密密麻麻整齊排列的書籍卷軸就已經讓阿原目瞪口呆這還只是八分之一,更遑論外圈之上還有二層、三層露臺,樓上不知還有多少藏書。
見了這一幕,阿原這個鄉下土包子徹底被震撼了。這才明白什么叫仙家門派,什么叫玄門旁支,即便有老頭子這樣的老鼠屎,也遮掩不住那萬丈光芒,直令人頭暈目眩,心潮澎湃。
要什么師父管他死不死呢有這么多藏書,我雒原足以自修成道
風揚拍了拍阿原的肩膀,欲言又止,過了片刻才道“我初見這藏書館時,也是與你一樣的反應。想要讀盡這萬卷道藏,感悟天地之妙呵呵,不說了,我先給你簡單介紹一下吧。”
“你身為內門弟子,這一層大廳的所有藏書你都可以盡情翻閱。這八方書柜,取上古八門之意。但如今玄門一枝獨秀,我宗又是天玄門出身,所以其他流派的典籍實際上少得很。這些道藏雖然枯燥些,但你初入仙門,多看看不是壞事。”
說著風揚又一指頭上道“這藏書館共有三層,三層之上還有一個小閣樓。越往上的藏書自然越珍貴些。”
“二樓的藏書已經不是可以隨便翻看的了,大部分稱得上仙訣法術的,都在這一層。甚至有些是只能供一人參悟的孤本,必須有足夠的門派貢獻,或是繳納一定的靈石才行。”
阿原聞弦歌而知雅意,一聽仙訣法術,頓時明白原來二樓以上才是真正的干貨,只是他哪里有什么靈石貢獻,也只能抬頭眼巴巴地看著過過眼癮了。
“風師兄,只能供一人參悟的孤本是什么意思看完了還不能借給別人看么”
風揚答道“上古許多流派講究一脈傳承,一門道法往往只傳于真傳弟子一人,甚至口口相傳、言傳身教不落紙筆,這種道法大劫之后當然就失傳了。但也有修道者在世之時并未收徒或者沒有合適的弟子傳承道法,就會把道法記載在傳承之物中留給有緣人。”
“而為了不讓一脈傳承泛濫成為大街貨,傳承之物往往都是用了秘法的,只容一人繼承,自然也就成了孤本。天下獨一份的東西,自然也要精貴些。”
阿原聽得直舔嘴唇,忙問道“師兄,那些傳承道法要多少靈石才能換我又去哪弄靈石呢”
風揚一笑道“不忙不忙,今天只是帶你來認認門。你多來這里轉轉,先把一層的道藏讀個大概,打好基礎,才好知道哪些道法、哪些傳承更適合你。至于靈石,嘿嘿,走,這就去帶你看看。”
阿原雖然還想在這萬卷藏書之中再流連忘返一會,卻被風揚不由分說拽了出去。門口的書童老前輩見阿原出來,倒是笑瞇瞇地點了一下頭,道“小友有空不妨常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