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修為神通當然不能與真正的筑基修士相比,但最根本的道基已筑,玄關已破,剩下的一馬平川,只要苦修不輟,自會臻至圓滿。
以玄門理念來說,修士一生都在參玄悟道,修為境界只是結果,破關成敗之因在于參悟的天地大道能否支撐更高的境界。
筑基沖關之時參悟的天地
大道多寡,與平日修行的積累和感悟息息相關。唯有勤學善思的蒙童,才能在與天地先師問對時出人頭地,綻放異彩。
雒原雖屢有奇遇感悟,但修為積累上遠不能與苦修至凝元圓滿的修士相比,甚至可以說浪費了這一生僅有一次的悟道機會。
況且他兼修多門之道,好比一個修學時日尚短,卻分心多用的頑童,面對群師齊問,本該瞠目結舌、支吾難對。可偏偏這個頑童大膽作答,竟博得群師賞識,慷慨相授不知該嘆其天縱奇才,還是時也命也。
不管怎么說,這頑童總是通過了群師考問,登堂入室。只是他到底算是哪門弟子,又是一個難以輕下斷言的問題。
雒原同參五門筑基之道,早已明悟到所謂筑基就是在身上落下大道之痕,仿佛拜師認宗。而道痕背后,則是天人交感,孕生一顆道意之種玄門之中,這道意之種也將成為未來丹意之引。
雒原雖自認玄門弟子,但身上道痕交織,實在難說究竟師從何門。
而他心底留存的那一絲大道真意,仿佛靈智未生的胎兒,真名未現的寶胚,說不出,道不明。
雒原仰望著天上悠悠飄雪,落在天地之間,無所不在,無所不留,忽然想起萬歸墟說過的一句道偈,似乎恰好可以用來形容心底那不知名的道意。
“因緣而生,萬法隨緣。”
輕聲念出這道偈,雒原忍不住向天長笑。
“你們還有什么算計盡管來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與凡人問辯,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心機算計。
但天地諸師不會隨便為一個還未夠格的稚童開蒙,勢必要有人引薦。
雒原參玄筑基之時,有一片天地問辯之外的道意留在心中,如一紙信箋。
“信中落款”明晰,那片道意來自洞玄祖師的十二弟子之一,天玄山春駐峰的首位峰主盈虛真人。傳承之法亦簡單明了天玄云箓筑基丹的丹方。
------題外話------
雙更慶原大俠筑基
求推薦票,求留言鼓勵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