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嶺中,小橋、溪流、竹居,其上一人正對著空山彈著古箏,山鳥走獸聞著音樂而飛舞,著實是一種異象。朱雋和皇甫嵩聯袂帶著毛玠從云霧中走出來。
毛玠看到這一幕驚奇不已,儒道善長人道而治,而道家擅長溝通自然萬靈,而修仙長生,當然這并非固定的,諸子百家爭雄,各流派互相交流演化出了很多修道之法。而這鄭玄拘山間靈氣,以云霧潛藏蹤跡,到像是道家之法,而現在以音樂與萬靈交流,像是農家的萬物有靈之道,鄭玄博學可見一斑。
毛玠跟著朱雋和皇甫嵩走到竹居前,只見居門前,一個四五十多歲的儒生,此時正襟危坐,正在忘我的彈奏古箏。三人安安靜靜的立在一旁聆聽。
良久,一曲高山流水彈奏結束,走獸紛飛而去。“如此雅樂,卻無知音,空對山谷,真是可惜了”皇甫嵩悵然道。
“如何沒有知音這滿山的禽朋獸友皆為我之知音也”鄭玄長身而起笑道,看到朱雋和皇甫嵩一時感慨萬千,三人青年時一起拜入大儒馬融門下,然而十余年前,因為閹黨之患,朱雋、鄭玄還有蔡邕三人上書直言,結果朱雋被貶交州,蔡邕被貶并州,而他鄭玄則被驅趕出京。鄭玄心灰意冷便在此隱居,不久前,蔡邕回鄉,順路來看望他這個老友,廟堂重新招蔡邕出仕,蔡邕也勸鄭玄出山,然而鄭玄早已心灰意冷婉拒了蔡邕。如今看到老友朱雋一副老態龍鐘,鄭玄眼眶有些紅了。
“朱兄你哎人生在世,何必如此執著呢”鄭玄走了過來,拉住朱雋的手,良久嘆了口氣。
朱雋看到故交,也很罕見的露出激動之情笑道“果然是你朱某一生漂泊,所行者,俯仰無愧于天地,這便是當日鄭兄給我的初心,朱某此生不敢忘也”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