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聞言一怔,有些試探性的問道:“然而此子的理念,偏向于玄女……”
瑤池圣母淡淡的道:“天道至公至理、我將無我,不管是玄女還是我,皆是如此,我們只有公事,而無私仇!”
……
秦戈回到了封神臺上,此時整個封神臺吸收了魂魄后,散發出五彩奪目的炫光,秦戈能感受到明明中似乎有兩種意志在與自己共鳴,正是神農氏的雕塑和龍女的圣靈。
秦戈將神農雕塑供奉在麒麟城后,隨著萬民崇拜以及民生恢復,神農像在民心的蘊養下似乎逐漸有了靈性。
華夏文明乃是農耕文明,而神農氏則是華夏農耕的源頭,其對華夏民族開創之功不弱于軒轅黃帝,一直與軒轅并列,被后世尊稱為炎帝。
神農像也是秦戈在建村初期偶爾所得,對于這位先祖秦戈是衷心仰慕。
秦戈心念一動,封神臺上的封神業力猶如宣泄的洪水向著神農像中的靈識涌動,秦戈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那股虛無縹緲的靈識在吸收封神業力之后,快速的成長凝實。
很快封神臺上,一道代表著無限生機的光芒中,神農氏的影像若影若現出現在虛空之中。
只見神農氏體型高大有三四米高下,渾身肌肉猶如雕塑,身上密密麻麻刻滿了風霜雨雪留下的疤痕,皮膚粗糙猶如枯木,濃密的冉須胡亂的分布在頷下,頭頂長著一對牛角,活脫脫的一個原始人。
神農氏乃是巫族出生,身上有很濃的巫族特征,那種粗狂戰天斗地的精氣神與赤戎族可以說是如出一轍,神農氏當年率領信奉巫族的人族與黃帝率領的信奉妖族的人族融合,繁衍出了如今的華夏人族,所以華夏自稱炎黃子孫。
而炎黃兩大人族聯盟合并為一后,神農便隱退,為人族探尋發展之路,最出名的便是神農嘗百草,尋找百禾創立農耕,最終繁衍出了華夏文明,而神農自己則因為毒素積壓而最終而亡。
神農為了開創農耕文明殉道而死,如今雖然世事變遷,然而如此大功德的圣人已經融入天道地脈萬靈之中,有農耕之地便有神農之靈庇護,他已經是天道地脈法則的一部分。
秦戈本來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真的將這位圣人的靈識聚來。
秦戈向神農恭恭敬敬的跪地一拜,神農的意識虛影逐漸凝固,隱匿在封神臺上空,這也就意味著神農享受秦戈的供奉祭拜。
人族歷史上無數的先賢,如炎帝、黃帝這種為天地做出貢獻者,他們雖然以身殉道,然而他們的意志也融入了華夏天道,成為了天道意志之一。
尤其是炎帝神農這種幾乎再造文明者,華夏文明的奠基者,他的意志乃是天道主流意志,現在得到炎帝意志具象化的庇護,秦戈面對仙界則更有幾分底氣。
此時獲得炎帝意志的庇護,秦戈領地內的百農物產必然大幅度繁盛,百姓身軀愈發的強健,受傷獲得治療時效果有了較大提升,而且此時炎帝意志不過是具現,隨著供奉越多的封神之力,將會獲得更多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