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超真想馬上把樂言摁下來跟他簽合同
角色隨便挑,必須進來
黃刕環顧了一圈表情各異的劇組老師,笑呵呵的說
“那咱開始試第三個吧”
“好嘞”孔超爽快的答應下來。
“第三個人物的關鍵詞是問題少年、陽光、自戀、戀愛腦,你要演繹的劇情是這個人物第五十次和喜歡的女生表白,女生依然把他拒絕了。”
這次樂言真的的繃不住了。
表情扭曲的看向導演。
怎么全是這種劇情啊
這又來了一個櫻木花道
孔超笑著給他解釋
“這三個人物最終的結局都不錯,選擇三段雷同的橋段是我們想通過演員的表現觀察他身上的底色更適合哪個角色,但是你要試三個”
他笑著看黃刕。
正常流程每個演員進來只會試一場戲,如果導演覺得他和這個人物底色不貼合,但和其他人物貼合,會自行給他換人物,從來沒有過一個演員一次性連續試三個角色的。
三倍痛苦是黃刕給的,這可不怪我們
黃刕笑著對樂言抬了下下巴,示意他繼續演。
他堅持讓樂言演三段戲,當然有他的用意。
“老師,你還需要其他道具嗎”這次旁邊的工作人員詢問樂言需要什么道具時,已經用老師稱呼他了。
很顯然樂言的實力得到了全場一致認可。
“不用了,還是椅子和桌子。”
孔超剛要抬手,上場戲和樂言搭檔的女孩猛地沖出去
“我和樂言搭。”
機會和好男人一樣一樣的,絕對不能讓,只能搶
女搭檔熱情的問樂言
“這次你想要怎么演”
樂言抿著嘴對她說
“稍等我幾秒鐘,莪思考下。”
這三段戲太雷同了。
都是男生求而不得的劇情。
如果還按照之前的套路演,即使人物性格區分再大,從劇情上看還是會有審美疲勞。
這次除了人物特征外,樂言還要考慮劇情上的差異化
這三次連續試戲對樂言的考驗是巨大的
臺下的一眾老師們帶著笑看樂言。
之前樂言的表現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相信接最后這段表演一定會更加出彩
當大家都滿臉笑容時,之前笑容常掛在臉上的黃刕卻表情嚴肅了下來。
樂言把大家的期待值拉的太高了最后一段表演需要極度精彩才能填補上大伙兒的胃口。
孩子你千萬不能松了這口氣
臺上的樂言cu高速運轉,已經進入紅溫狀態。
他對人物塑造有一些心得,但對劇情設計沒有什么經驗,這也不在表演系學習的范圍內。
如何設計出別處心裁的劇情呢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回憶這幾個月學到的知識,突然有一段話映入他的腦中。
“故事和劇情誰推動誰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是體驗派和學院派哪個是演員的正統一樣沒有結論,但這個問題對應到體驗派和學院派身上,確實會有不同的解釋,前者是人物和體驗驅動情節,后者是情節來框定人物。”
這是鄧雪峰在某次上課時講過的話,樂言仔細回憶,鄧雪峰在那節課上還說過
“如果你是體驗派,那么人物的行動和決策一定會影響情節的后續發展。”
樂言突然茅塞頓開。
他就是體驗派的表演方式啊
那劇情走向可以由人物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