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話結束后,陳傳回想了下平臺對這位老師的評價,雖然不怎么高,但也不算太低,算是中規中矩。
他將對方傳遞來的材料打開看了下,這是一門名為“空練”的技巧,根據上面的介紹,這門技巧由多個特定的靜樁組合,還有配合藥物的內外刺激來修煉。
這看起來沒什么稀奇的,多數格斗術的基礎都是如此,可后面又有標注,只要學習了這門技巧,以后任何戰斗技巧學起來都是事半功倍。
里面倒也不光只是介紹,并且還給了一個靜樁的示例,說是讓了解的學員先體驗一下。
陳傳看了下,這是一個十分古怪的姿勢,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的后方,身體向下再向后彎折,然后再往前竭力探伸,同時雙手也是順著身體向上彎繞。
怎么說呢,整個人就好像是絞成了一個螺旋,但怎么看也不像正常人能做出來的。
他再看了一下這門技巧的理論,倒是有一些意思。
按照這位吳老師的說法,修煉了這門空練技巧之后,能夠對自身神經和腦部進行刺激,從而促使那里的異化組織生發,使得格斗者在第二限度時就能體會到第三限度的一些好處,學習速度也能因此而加快。
看到這里后,他頓時就沒有了興趣。
他需要的是穩固的基礎,以及整體的進步,而不是去做這種揠苗助長般的跳躍式提升,這種東西縱然算不上是提前透支未來,可也不是他所需要的。
只是這樣的技巧,自己固然不需要,可對別人而言未必是如此,那如果真的好用,沒有理由就這么點評價。
于是他再試著查詢了一下,頓時了然了,這位吳老師所謂的三百多名學員,其實并不都是武毅學院的學員。
就如同在陽芝市有不少武館收學生一樣,在中心城也是如此,這里同樣有大量的人學習格斗術。
只是玄宮大廈主要培養的是內部學員,對于外面只一個模板式的課程,面向的還都是各個公司的安保人員、以及中上階層,而下層的格斗術需求就被這些武館所占據。
除了這兩個,還有一個是私教,稍微有點家資的人出錢聘請格斗教師進行私人授課,或者小團體的集體訓練。
吳老師的許多學員就是這么來的,這些學員的評價雖然不少,可含金量和武毅學員根本沒有什么可比性,評的越多可能越是拉低他的檔次。
因為對于舉薦生來說,根本不會去考慮和底層人員學習一樣的技巧,他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大多數普通人也的確很難練出什么東西來,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是從小接受培訓,幾乎修煉不出異化組織。
這些人也很實際,通常學習幾年之后,就會選擇植入一個二手或三手植入體,那么就具備初步的戰斗力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普通人的上限就在那里,再怎么樣努力也不可能打得過擁有植入體的人。甚至于刻苦訓練幾年,也比不了別人簡簡單單打一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