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關山、羊參兩個人擺開架勢之后,并不主動進攻。
第三限度修行到他們這個程度,相互之間的差距其實并不是太大的,精神與身軀的圓融只是證明了自我修行的層限,但并不代表絕對的戰斗力。
真正打起來,還要看臨戰的發揮。
而這方面,因為勁力不同,每個人注定有長處和短板。但他們兩個人的配合,足以彌補相互之間的缺點,并且還能放大彼此的優勢。
他們相信計劃執行順利的話,足以制拿陳必同。
陳必同此時同樣站著不動,似在觀察和尋思對策,不過此刻的場上,羊參的存在感最強,隨著后者喃喃念誦之聲,令人有種錯覺,其五指之間那絲絲縷縷的長索好像慢慢活了過來一般。
顯然這在通過念誦某種經文鼓動自己的精神力量,讓自身掌握的勁力去契合舊國教的儀軌,從而具備的更大的威能。
這種情況應該設法阻止。方法也簡單,那就是令其無暇念誦,說白了將之拖入激烈戰斗中即可。
但這里不可能忽視聶關山,拜仙樁這一擺出來,無論他去向哪個方向,對方都會先一步擋在他的前方,并且用樁勁來抵消他的勁力。
就算他能夠避入裂隙之中,躲避開對方的阻攔,不過等到再次出現的時候,另一邊的陳傳若是反應足夠迅速,只要稍微阻滯那么一下,就足夠聶關山再次趕上來了。
兩個人阻截足以將他擋在外圍。
所以要擺脫聶關山并攻擊到羊參,那么首先要解決的反而是陳傳,而表面看來,陳傳似乎也屬于薄弱的一環。
這不是指能力,而是配合度,他似乎隱隱被排斥在兩人配合之外,并且精神力量也不如兩個人厚實。
那么……
他目光轉向陳傳,往其所在的方向走了一步。
羊、兩個人此刻都是一瞬不瞬的留意他的動作,此刻見到他的舉動,眼神中有一股不出所料的意味。
陳傳就是他們留下的空隙,雖然這種空隙看著有陷阱的意味,但是去攻擊這個點還有一線勝算,不攻擊則幾無勝算,怎么選擇誰都清楚。
然而下一刻,兩人都是神情微變。
陳必同在第二步走出來的時候,卻是忽然轉向了羊參。
他并不打算對陳傳這邊下手,并不是因為他曾經教導過陳傳,也不是因為這個點可能是誘餌,而是他偏偏感覺到,陳傳這一側反而是三人中最不容易突破的。
他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羊參發覺之后,口中保持的念誦,則毫不猶豫往后一躍,往更遠處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