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天之無為,才得以清虛;也由于地之無為,才得以寧靜。所以,天和地二者的無為結合起來,萬物才得以演化、生長。
李清寧這個名字,與李秋水相比,聽起來更加有道的蘊味。可惜她并沒有修行武學,估計已經老死去世了。
見到無崖子一會兒工夫,就從痛苦的狀態恢復到了平靜,且在心靈上隱約觸及了“無憂無樂”、“清虛寧靜”的境界,趙青不禁有些佩服。
隨即,她生出明悟,知道這本是他這三十年來“閉關”的積累,在這個特殊的契機之下,自然地被誘發釋放了出來。
在此之前,趙青隱約間有所懷疑,覺得逍遙派的武學,似乎精神境界容易追不上內功境界,導致神氣失衡,心性出現問題,便如同李秋水、童姥一般。
但在見到無崖子的頓悟之后,她在心中搖了搖頭,更正了自己的看法
應該是心靈在變得“逍遙”的同時,容易在天地自然中取得體悟,但也有了心靈容易迷失的缺陷。
這一得一失,正是逍遙派武學的特點。
趙青心念微動,又開口道“前輩贈功于我,我卻以這等消息回報,已算是我的過失。不知,前輩剛才領悟到的心境,應該如何理解”
在她的感應中,伴隨著無崖子心境的改變,對方原本近乎死氣沉沉的身體,驟然誕生出了一股新的生機,雖然離療好他的傷勢差距甚遠,但卻幾乎彌補了這三十年來他的精神損耗。
無崖子的目光仿佛同時蘊含著深邃與平澹,平靜地凝望著趙青,忽然間長嘆一聲,緩緩道
“趙青姑娘,以你的修為,其實無需稱呼我為前輩。莊子至樂有言,察其始而本無生,世間萬物只有變化,而并無生滅。”
見識到了趙青在武學上的卓絕見解,他改變了自己的稱呼,將她視為平輩,乃至于更高的地位。
“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乃是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的主旨所在。悟透了這一點中蘊藏著的奧義,生死輪轉,亦只是一種氣的變化。”
童姥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將自己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關于青春常駐的一小部分,傳授給了無崖子,但由于缺失最根本的內功運轉之法,他一直只是初窺門徑,僅僅修成了表面的駐顏效果。
此刻一經領悟,北冥神功也逐漸接近了“生死化而為氣,氣化而為生死”的境界,轉換出了不少額外的生機。
“正是如此”趙青聽到無崖子的解釋,也不禁心生感慨。
對方的這一席話,無疑點透了各類延壽功法的要旨,指明生氣死氣之間的轉化,中間還有一個“有形”的階段,使得她生出了種種相關的領悟。
“春秋冬夏四時行”,春為少陽,秋為少陰,冬為太陰,夏為太陽。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亦有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正是“陽氣根于陰,陰氣根于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弱”,將生死兩極的輪轉,由兩儀化為了四象,變得更加深入詳細。
四季輪轉,對于人而言,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將樹木的枯榮變化,映射到人的身上,那么“非枯非榮,亦枯亦榮”的大成境界,應該是在一次次輪轉過后,在原先的雙樹內部,誕生出一顆虛幻的嶄新樹苗,從而使得枯榮并存
忽然間,趙青躍至半空中,一指點在無崖子的頭頂百會穴上,將存儲的全部枯禪真氣,盡數轉化為了純陽的生氣,灌注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