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老施主,你隱藏身份,在我大宋三十余年,雖未曾與令郎正式相見,卻早知他武功精進,聲名鵲起,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心下自必安慰。
“反觀我兒,老衲只道他為強梁擄去,生死不知,二十多年來,日夜為此懸心,卻不曾知曉,竟是老施主潛入少林寺附近,為當年之事做出的報復。”
他緩緩說話,聲音仍安祥鎮靜,一如平時“今日聽得蕭老施主之言,知我兒尚在人世,老衲心愿已然得償。卻是不知,接下來由哪一位蕭施主前來動手”
既然蕭遠山稱“想知道是誰,現在在哪”,可見其人應該有姓有名地活在世上,多半還是自己認識的人,玄慈也就放下心來,并且為了防止有江湖人士因葉二娘之事而施加報復,放棄了問詢。
在他看來,早點結束這場事情,才能使得少林寺清譽受到較少的損害。
當然,言語中盡量減輕自身的罪惡,一邊賣慘,一邊塑造悔過的高僧形象,也是相當重要的。
稱呼“兩位蕭施主”,一來是玄慈覺得喬峰認親后多半已經改姓,二來是故意提醒群眾,這兩個人姓“蕭”,是契丹族的大姓。
“是啊這個蕭遠山三十年不見動向,誰知道在搞什么陰謀,若是與我大宋為敵,而我方不但有一名頂尖高手折損,中原武林的抗遼主力少林寺,聲望亦是大跌,絕非好事。”
“聽玄慈方丈的說法,那個契丹人竟然是潛入少林寺附近,奪走的嬰兒。能夠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地做到這種事,有著這樣可怕的手段,誰知道他掌握了中原武林的多少隱秘”
“若是今日我等不聞不問,任由兩個契丹胡虜欺壓在頭頂上,日后我們中原武林,還能在外國人面前抬得頭嗎”
“玄慈方丈平日里廣施恩惠,私底下也懺悔不已,為何不能讓他戴罪立功,為正道武林做事贖罪呢你們打心底里想想,是已死的人重要,還是活著的人有價值呢”
“所謂雁門關慘桉,他身為少林寺方丈,關心大宋江山和本寺典籍,傾力以赴,本就是義不容辭,又有什么責任呢要換了我來,哪里還留得下契丹嬰兒的性命”
少林群僧在外行道,結交方外朋友甚多,所來的群豪之中,頗有不少是玄字輩、慧字輩僧侶的至交。
聽到玄慈言語中的引導,他們心中不滿蕭遠山這個契丹人的咄咄逼人,在人群中紛紛議論起來。
除此之外,慕容博暗地里招收的屬下,星宿派的摘星子、摩云子,段延慶的徒弟譚青等邪派人物,也有意無意地挑起事來,巴不得中原正道武林與喬峰一行人拼斗起來,死上一大群高手。
見到群情洶涌,蕭遠山皺起眉頭,感覺這玄慈確實狡猾可惡,居然安排了這一堆人捧場攪事。
他目光轉冷,很想出手拍死一些攪事之人,卻又忍了下來,而是長嘯一聲,壓下了場上的議論聲音,開口道“自然由老夫親自動手。”
發現自己的言語引導如此有效,玄慈的心中也是一驚,隨后便喜悅起來,明白越將矛盾轉移到遼宋兩國的仇恨上,在場群雄,乃至于整個中原武林,就越不會在意少林寺清譽的損失,從而能將此事的影響壓到最低。
當然,無論如何,赴死的行為,自己仍是逃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