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熟悉的家人友伴逐一老去死亡之后,逍遙子心生感觸,終于徹悟“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生死輪轉的精義,成為了天下屈指可數的絕世高手。
回歸石堡,逍遙子與此地生活的靈鷲相伴,將其命名為“靈鷲宮”,并在地下開鑿了大量暗道,閉關鉆研武功,創出了許多精妙的絕學,將其刻在了地道深處的石壁上。
最終,他將原先的各項功法總結升華成為了一門“逍遙御風”,突破天人之界,進入“煉虛”的武學至境。
武功大成之后,他再次離開縹緲峰,到江湖中走動,收養了一個因天生早慧而被當成妖怪遺棄的女嬰,從小傳授她上乘內功,并生出了開門建派的心思。
在司馬承禎隱居的天臺山、留下道藏的桐柏觀,逍遙子偶遇幾十年前在南唐相逢過、假死出家于此的李從謙,互相交流道學武功,并約定了要收對方剛出生不久的孫女為徒。
把女童帶回靈鷲宮照料了一段時間,讓她成功入門“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他算好時間再次出山,沿途先收了無崖子為徒,再把李秋水收作了第三個徒弟,傳授兩人入門的內功。
過了幾年,逍遙子發覺李秋水心性不佳,并非合適的徒弟,于是把她的妹妹李清寧也接到了靈鷲宮來,沒有傳授她武功,只教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雜學,考察她的心性。
結果,正準備將李清寧收作關門弟子,李秋水就為了爭奪無崖子,故意讓大徒弟破功,三個徒弟鬧作一團,讓他頗為失望,帶著李清寧到不老長春谷住了幾年。
回來一看,三個徒弟的矛盾不但沒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了武功最高的無崖子,遠離縹緲峰,到海外閉關修煉,追求得道飛升。
由于對師姐有愧,無崖子讓出了靈鷲宮,跟李秋水一起離開,只有童姥一個人住在空曠曠的靈鷲宮里,深感孤寂,在周邊地區游歷,闖蕩出了赫赫威名,并救了一些與自己遭遇相似的女嬰女童,逐漸建立了這個位于天山偏僻之地的強大門派。
整個靈鷲宮,分為九天九部,即昊天部、陽天部、赤天部、朱天部、成天部、幽天部、玄天部、鸞天部和鈞天部,每部近百人,雖然大多數都只是十歲的年紀,但基本上已有三流好手的水平。
這些女子,每一個都是在艱難困厄之極的境遇中由童姥出手救出,是以童姥御下雖嚴,但人人感激她的恩德。
其中武功最高的余婆婆、石嫂、符敏儀,已算是有著一流好手的修為,雖然比無崖子的弟子蘇星河弱上一些,但年齡也要小上不少。
顯然,對待這些靈鷲宮的部屬,童姥也是盡心教導,沒有藏私,只是由于功力不足,學不了天山折梅手等高深武學。
不過,由于這些侍婢出身普通,資質參差不齊,沒有什么天才人物,倘若失去童姥的坐鎮,估計過上兩三代,靈鷲宮就會衰落下來。
原作中繼任尊主之位的虛竹,本身資質一般,性格老實敦厚,有些類似于后來的郭靖,雖然功力勝過童姥,但教導后輩的效果就遠及不上她了。
因此,盡管童姥也干過一些惡事,肆意使用生死符控制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但她也救過近千窮苦女子的性命,并將她們培養成材,總的來說,算是一位很有手段、行事狠辣的強人。
從逍遙子這里拿到了一塊標識客人身份的令牌,趙青自縹緲峰的最高處而下,沿途發現了不少青白色的雪蓮,抵達了下方的靈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