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循感顯脈體”,名聲不怎么大,基本上只在吳越楚等地出現,中原地域少有人知;但實際上,第一位為人所知的循感顯脈體修者,其實是周成王之弟、晉國始祖,“剪桐封國”的唐叔虞。
晉國傳了十六代之后,發生了小宗代大宗的“曲沃代翼”事件,奪取國君地位的晉武公將大宗的嫡系血脈全部斬盡殺絕,成為了新的大宗。
由于擔心新的小宗重演舊事,晉武公之子晉獻公又將自己宗族的旁支屠戮殆盡,大量任用異姓人才,不再分封公子、公孫為貴族,公族勢力自此徹底衰微,異姓士大夫開始崛起。
除了零散幾個潛逃到楚地的晉國公族以外,“循感顯脈體”在晉國乃至于中原區域,已然完全斷絕。
而在這些唐叔虞的后裔之中,其中有一個把氏改成了周文王的“文”,這就是文種的先祖文祈,主要在楚國一帶低調發展。
到了文種之父、文潤祖父這一代,出現了一個成功覺醒“循感顯脈體”的文儉,不但擅長經商積累人脈,同時也修成了“下六氣”的境界,也算是頗有名聲。
陳宗華作為楚國人,曾經聽聞過文儉的名聲,知曉這種體質的存在;本就是文種創辦的會稽武院,里面的學子自然更是相當清楚。
“循感顯脈體”,又名“桐封玉靈體”,可以通過刺激竅穴的方式,增加該體質者對各種“氣”的感應強度,仿佛見到了天地間的元氣脈絡。
到了神勁的修為境界,通過對血脈的逐漸開發,將能夠覺醒出此種體質所對應的“血脈神通”,可以在雷電與高溫的環境下,成倍提升周身勁力罡氣、被操控天地元氣的運行速度。
雖然與昔年越國大將靈姑浮據說能夠加速時光、重創吳王闔閭的“恒光法體”等高階體質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但也能在修行與戰斗上都擁有一定的增幅,算是一種中等層次的特殊體質。
總之,文潤既然已覺醒了“循感顯脈體”的血脈神通,他自身所修的雷霆元氣,以及敵方陳宗華所修的火系勁力,都將成為他在戰斗時的助力。
先前武院眾人將他評為天賦前三、戰力前六,顯然是低估了文潤的真正本事。
“所以說,到底是什么血脈神通”
在廣場邊緣圍觀的州老大緊盯著體表逐步顯現出一條條玉色脈絡、正在激發體質的文潤,忽然間發覺自己雖然跟著眾人一起在驚訝,但卻并不了解這種體質的功效。
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孤陋寡聞、去向邊上的老巫師、學子請教,州老大的神色有些茫然,只好勉強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咳嗽了一聲,主動開口評論道
“依我看來,有著血脈神通拉平雙方的境界差距,這場年輕人之間的戰斗,必然會波瀾起伏,精彩萬分”
實力相近、勢均力敵的神勁高手在進行交戰時,由于雙方都有著可以血肉衍化、斷肢復生的本事,恢復能力與耐力極其驚人,通常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分出勝負。
因此毫無疑問,州老大的發言完全沒有內容可言,惹得邊上的老巫師不禁翻了翻白眼。
但見文潤體表的玉色脈絡迅速覆蓋了他的身體,隱隱可見其中有極澹的青光紅光流動,猶如樹葉上的紋路,又好似人的血管,神秘玄異,蘊藏著無數古奧的道韻。
與此同時,他周身環繞著的罡氣場綻放出絢爛的光芒,仿佛融化成了液體一般,緩緩流淌進入了他手中青色長劍的內部,將天地元氣、人身、兵器連接化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錚錚的劍鳴聲陡然間充塞了整片天地,激發出了數不清的深青色閃光,有如無數道游蛇在躥來躥去,雷霆繚繞,遍布虛空,令被封鎖住的戰場忽然間多出了一種沉重的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