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儒門當年的修行功法,有沒有傳下來總不至于只是一種思想理念,而沒有相對應的修行功法吧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想到了一些當今除王通之外的著名儒者,如劉炫、劉焯、孔穎達等人,估計這些人應該能擁有儒門功法的傳承。
話說后來雙龍少帥軍的首席軍師虛行之,武功來歷相對神秘,后來還開辦了一家鍾離書院,似乎也像是儒家一派,到時候可以見識見識。
老君觀內的藏書中,什么素女經、玉房指要、房內秘訣、彭祖養性等很是齊全,天星術數、陰陽五行、江湖旁門左道之類的書籍也是不少。
當然,真正讓趙青有所收獲的,還得是一些后世不見流傳的道經孤本,以及許多后世道經的早期版本,其中闡述了道門先賢對“道”與“修行”的見解,對她來說,價值頗不在“四正天罡”等神功之下。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始創于東漢、源遠流長的門派,老君觀的底蘊相當深厚,縱然不及堪稱武林圣地的慈航靜齋,也未必比陰癸派、天師道、上清派遜色多少;
趙青在前幾個世界雖然也瀏覽過大量典籍,但后面多個王朝時期因戰亂而喪失、殘缺的絕不在少數,此時終在老君觀的藏書中見到了它們的真貌,一時間沉浸于其中,不知不覺,就待到了夜間。
放下手中一本古樸的道經,她悄無聲息地飄出了觀中的藏經殿,來到了邙山翠云峰最高處的山崖,俯瞰著崖下伸展無盡的大地,視線越過洛陽城中疏落的燈火,直抵十數里外的南郊野外。
那是一座筑于山上、深藏林木之中的宏偉寺院,殿宇重重,氣象森肅,正是武林中雖不著名,卻地位崇高的凈念禪院。
無論和氏璧是否就藏于禪院之中,試一試寺內了空大師的武功,參悟出這一佛門大派的武學秘奧,都算得上是趙青接下來的目標之一。
只見她衣袂輕輕飄揚,徑直從高近百丈的翠云峰縱躍而下,明玉氣場與罡氣場重疊展開,滑翔飛向了夜幕之下的洛陽城,準備抵達城中橫貫南北的洛河,踏波而行,以最短的路徑通向城南。
洛陽城南郊,寺內建筑加起來達數百余間,儼如一座小城的凈念禪院,隨著夜色的逐漸加深,傳出了悠揚的鐘聲,從山上飄送下來。
一個十三四歲年紀、氣質不同凡俗的小和尚抬起頭來,望了望山門上方額書的“入者有緣”與兩邊鑴刻的對聯,心中一片寧靜,回想起了一半多前自己在城東凈土寺邁入山門、剃度出家的情景。
凈念禪院這座初建于東漢的古老禪寺,比自己所在凈土寺的建立要早上三百多年,跟中土佛教祖庭白馬寺幾乎一樣悠久,實是洛陽一帶規模最大、佛經最齊全的寺院。
二哥長捷在我記誦完寺內全部典籍之后,特意跟這里的不嗔大師打過招呼,準許我可以到禪院內抄錄佛經,也不知道一個晚上,究竟能記錄下多少卷呢
聽說凈念禪院的了空大師,早在數十年就是洛陽城有名的高僧大德,每次開壇講經,均是萬眾云集、四方矚目,不過最近十二年來,卻是閉門不出,似乎在修行什么高深的禪法。
若是有著機會,定要向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師請教一些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上的難題。
玄奘心中暗暗思索,步入山門之內,遙遙望見了門后廣場第一座面闊七間的大殿,以及寺內鳥鳥騰升盈逸的淺青色香煙。
與此同時,在離他十余丈開外的位置,趙青旁無若人地行走在禪院里,瞥了瞥這個不遠處清秀出塵的小和尚,運轉“他心通”探查到了對方的身份,心中微有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