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就在王世充列出楊廣罪行的時候,就有數十名出身豪族官宦、不曾體會到民生疾苦的忠隋精銳開口唾罵,甚至有兩三個試圖出手襲擊,看起來是楊廣安插進來、暗中進行監管的手下。
閃躲過兩根擲出的長矛,王世充臉色發黑,知曉想在沒有鋪墊的情況下,短時間內讓這支軍隊叛隋,且盡量不引發內亂的難度,實在是高得離譜,縱身一躍,來到了五牙戰艦最高處的指揮臺上。
“話我說在前頭,愿意拯救家國天下者,每人可以分到十兩黃金作為軍餉,且永遠是王某的兄弟,若替萬民唾棄的楊廣賣命,王某則會將其視為敵寇,無論原先的交情如何,也絕不會有半分留手。”
他冷冷地盯著方才敢于對自己出手的忠隋將官,隨手折下身邊的旗幟,將一截木桿朝著其中一人疾擲而去,試圖殺雞儆猴,立即平息下方反對的聲音。
在王世充看來,雖然在趙青手上不堪一擊,但回到軍中,就算隱藏大明尊教的武功,以自己的身手,也足以在一兩招內擊斃一般的好手,比如底下那個出身元家的小子。
元家為北魏宗族之后,跟長孫、宇文等家族同屬“虜姓”諸族,且有著呂梁派作為附屬勢力,實力雖不及四姓大閥,但也不容小覷。
現任太府卿元文都的手下大將“雙刀”杜干木,就是呂梁派的首席高手,實力相當驚人,讓王世充頗有些忌憚。
自恃出身高貴的元姓中人,并不怎么看得起王世充這種底層崛起的胡人,在見到他“發瘋”后,搶先站出來挑事,想要趁機干垮對方,奪走王世充的權勢,也因此成為了王世充的首個攻擊對象。
然而,當他高速擲出的木桿剛要穿透那名元姓將官防守的雙刀時,一柄暗紅色的長劍斜向插在了中途,將其斬飛到了別處,躍出了一個三十來歲、面色陰沉的中年劍手。
此人乃是王世充名義上武功最高強的手下“無量劍”向思仁,平日里似乎嚴格遵從王世充的命令,還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看起來對他忠心耿耿;
卻料不到在這關鍵的時刻,居然公開站出來保住了襲擊對方的元姓青年,且顯露出幾乎不比王世充低上多少的實力,令人不由得迷惑不解。
唯有王世充本人方才知曉,這一切的原因,源于向思仁是大明尊教派到自己身邊的“得力手下”,且更加聽從大尊許開山的命令。
在察覺到自己投靠“仙家”反隋,明顯違背了教內的計劃后,決定出手清理,順帶著拉攏元家這個不錯的勢力,盡量減少損失。
當然,“無量劍”居然不怕身份泄漏的風險,在自己剛開始鼓動氣氛時就出來阻擋,而非事先匯報召集其他高手,確有幾分出乎王世充的預料,或許還發現了他近期跟拉摩弟子聯絡的線索。
正當王世充、朗奉、宋蒙秋跟向思仁、元姓呂梁派的一眾好手對峙時,長江岸邊的密林之中,一個嬌小玲瓏、背負長劍、頗具姿色的年輕少婦,遙遙望著船隊上因此而迅速變得明亮起來的燈火。
“想不到,王公他居然有著為家國天下著想的寬廣胸襟,肯站出來說出這等豪言,實在是令人敬仰。而點撥他的那位仙家,又是怎樣超凡脫俗的人物呢”
剛聽完了王世充的宣告,她的神情出奇地嚴肅,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帶著凜然不可冒犯的孤傲,一對湛藍眸子精光閃閃,顯然非是中土人士,眉頭微微皺起,輕聲自語道
“王公雖然應允給予我跟娘親以庇護,但匆忙出發趕往歷陽,沒有處理好信件,或許有泄露消息,讓魔教中人得知的可能,從而招來五類魔的追殺。”
“唉,自師祖追殺哲羅失敗后,沒有了五采石這件鎮教之寶,波斯正教陷入了分裂爭權狀態,實力迅速衰退。不然的話,完全可以引導王公棄暗投明,重歸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