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或許是她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解析本宇宙的規則,或者是覺得地球人類需要經過磨礪方能有大成就,總之,對方隨手布置之后便選擇了離開,留下來的手段強度頗為有限。
因此,證得“破碎金剛”的廣成子,作為戰神殿最初的發現者,雖是坐鎮兩界通道之間傳輸信息的負責人,旨在以駐留的仙體作為媒介,在關鍵時刻可破開虛空接引“天界”修者下凡;
但于當初埋伏奎星人探測器的那一戰中,亦是付出了巨大代價,間隔上萬里吸取了敵人魂飛魄散時逸出的記憶碎片,得到了應對末日浩劫中至關重要的情報。
為了在這場或可滅世的浩劫中多取得一分生機,廣成子拿到的外星人記憶,其代表的意義可想而知,讓歷代以來加入文明拯救計劃的眾人終于了解到了除天文常識、星圖監控之外更多更詳細的情報。
也同樣是因為這十幾份記憶中的信息,三千多年前由廣成子、軒轅黃帝、寧封子等道門始祖創建、歷經虞夏商已發展到鼎盛時期的救世組織,迎來了一場巨大的變故,在理念上出現了分歧。
原因很簡單,正如趙青所預料中的那樣,眾人在慘勝過后發現被他們命名為“奎星人”文明的域外天魔強大到了離譜的程度,早在千萬年前就基本統一了比銀河系規模更大的奎宿星云,境內殖民星數以億計,實力跟當時尚處于青銅時代的地球人有著無可逾越的差距。
在那十幾個奎星探險者的常識中,不要說跟一顆殖民星的正規軍相比,就算是一個小型城市的護衛隊,也具備著掃平一座大陸的能力,比起他們這種被超光速引擎占了大部分空間的探險船于火力上更勝一籌。
至于個體的戰力水平,除非達到了大先知、最高元首這般堪比脈動變星的無上修為,否則均遠不及與地位、財富相匹配的科技武器;
一般情況下,由于個體戰力在單兵武器、艦載武器面前只起到增加操控精度的緣故,奎星人通常僅因為其社會對占卜能力的需求,專注于精神意念上的修行,對于身體的強化并不怎么看重。
像探險隊這樣的宗師級實力,能夠裝配得上價值連城的超光速引擎,橫跨數百萬光年來到銀河系探險,在財富、地位、修為上均已相當不錯,單論精神力并不遜色于地球的天人大宗師,遠遠強于奎星文明的平民階級。
極端重視占卜,或者說個體意識對未來的預知能力,是奎星文明最大的特色,小到進食求偶、購房買地、投資探險,大到星球改造計劃的選址、一個恒星系的建設開發方向、星際巨企之間的貿易戰,乃至于整個文明的重大決策,都必須加入與多類大數據結合的玄奧卜算流程,才能得到奎星人發自內心的認可。
經過科學研究,由于意識與時間、命運的緊密聯系,奎星修行者的占卜并非封建迷信,而是真正把握到了未來的某一種可能性,也許會受到其他卜者和超凡力量的干擾,但一般來說還是較為有效的。
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奎星文明建立了以精神修為、占卜能力劃分階層的多級議會制度,最頂端的統治階級又被尊為“先知”“大先知”,并在多位大先知輪換選出整個文明的最高元首。
為了更精準地預測未來,奎星先知們甚至會耗費數千年時間先將一個恒星系以指定的方式由外而內徹底改造,然后再將其中央的恒星強行摧毀,詳細觀察行星狀星云的擴散情況,從中解讀出他們文明未來發展的方向。
不過,就算以恒星系的毀滅充當占卜的媒介,涉及到遙遠的未來、復雜多變的星河圖景,每一位大先知算出的結果也是各有異同,很難確保其真正有效,且常常互相生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