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位小先知的聯合占卜復查,他們提高了對地球文明的潛力評級,讓該組織派出駐扎在星云邊緣某顆脈動變星附近的主力艦隊前去探測地球的詳細情報,而非讓并不比先前那艘探險船先進的普通偷渡客送上門來。
或許這一支主力艦隊的實力尚不及一位小先知所掌握勢力總和的千分之一,但比起為了便于偷渡而卸下高危武器的普通探險飛船,無論是其人員的數量、最強個體修為,還是戰艦的火力,都有著極其巨大的差距,足以讓地球文明毫無反抗之力。
唯一算得上幾分優勢的,也只有經戰神殿傳下的先進修行體系,在很多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奎星文明的精神意念修練,只是沒有相關科技輔助的便利罷了。
尤其是戰神圖錄這篇由外宇宙大能創出的無上神功,分為星塵、星云、星變、星海四大修行階段,只需修完星塵篇便可以嘗試破碎虛空進入到超脫于普通宇宙空間的亞空間,開始修行更高級的星云篇。
除了幾個勉強破碎飛升、資質較低的修者之外,地球古往今來的高階修士,目前均處于星云篇的修行階段,其中像廣成子、軒轅黃帝等最頂尖的天才,各自在戰神圖錄的基礎上另有創舉,已然達到了該階段的巔峰。
而“星云”之上的“星變”,跟先前多次提到的脈動變星,頗有些關聯之處,講究的是將意識化作一片廣闊的星云,包裹著巨量天地元氣將其塑成一顆周期脈動的變星。
所謂脈動變星,即因半電離帶導致包層不透明度變化,造成恒星內部周期性膨脹和收縮,亮度也隨之發生變化的恒星,其在脹縮之間的半徑變化,可達到上千萬里之巨。
若將脈動變星視作一個龐大的修行者,它長達數天的一次“吐納”,可以吞吐高達上千億倍地球體積的天地元氣,形成了天然的超巨型元氣反應爐,釋放出幾近無可計量的磅礴能量,在元氣輻射的視角上顯得明亮到了極點,堪稱星河級別的“燈塔”。
在銀河系境內,已知的脈動變星大約在十萬顆左右,每一顆都在戰神殿的星圖上得到了標注,其中與地球距離最近的北極星“勾陳一”和另一顆“造父一”,單顆恒星對靈氣的影響范圍可達上百光年,足以讓相鄰的恒星系靈氣濃度得到顯著的提高。
在星河意義上,脈動變星對靈氣環境的作用雖比超大質量黑洞差上了數個量級,但依舊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比起因體積過小對靈氣影響有限的中子星、小質量黑洞要強得多。
根據測算,約在一千四百多年后,太陽系因距離與北極星越來接近,進入到北極星周邊擴散的高濃度靈氣帶,環境將會更加適宜修行,相當于出現了“靈氣復蘇”,同等條件下武學招式的威力甚至可以翻上數倍。
通常而言,一般恒星單位體積釋放能量還不如低等生物的效率,高等文明是不怎么看得上眼的,但對于數量稀少且與靈氣充分反應的脈動變星,則會將會改造成超光速引擎燃料的生產基地,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而超光速引擎之所以能夠超過光速,靠著正是壓縮純化巨量相斥屬性的天地元氣,使其集中于一點強行撕裂虛空,打開進入亞空間的通道,在原理上與破碎虛空大致相同。
簡單的來說,因為脈動變星與天地元氣相適應的特殊構造,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等同于量產破碎飛升者的神器。
因此,盡管“星變”期所塑造的變星體量肯定不會像真正的脈動變星那般巨大,但只要能從“星云”期更進一步,邁入“星變”的關鍵層次,那將是一個真正全新的天地,直追奎星文明的“小先知”甚至“先知”級別,從而具備個體抗衡強大艦隊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