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朦朧,星月若現若隱,一間空曠的靜室正中,趙青雖確確實實地坐在那里,可卻顯露出一種翩若驚鴻、迷離恍惚的感覺,似若給一層薄霧所籠罩。
“想不到,廣成子跟容成子居然是類似于師徒的關系,長生訣除了開頭概述長生自然之道的篇章外,后面均是記述這兩個人之間交流修行精義的對話形式,跟黃帝內經等書的格式大致相同。”
回憶起了翻譯完長生訣后得知的書中內容,她不禁心生感慨,知曉了許多埋沒于上古的隱秘,以及道家初始之時的組織形態。
根據某些神仙傳說記述,廣成子、容成子都是崆峒山上的修士,都曾經傳授過黃帝道門修行之法,前者一千二百歲,后者兩百余歲,似乎頗有相似之處,住在同一座山上總該有些聯系。
而從長生訣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廣成子當初是容成氏部落所在的崆峒山附近,代代相傳修成至道的絕世高人,聲名遠播,時不時就有求道者打聽到他的居所前來拜訪。
其中容成子作為那時部落的族長,果斷放棄權勢得到了“仙法”的傳授,在修行兩百載有所成就后,憑借著能力晉升成了黃帝手下的重臣,并在傳授后者胎息秘法的同時,將天資奇高的黃帝引薦給了廣成子。
目前看來,在諸多上古修士之中,廣成子的修為、輩份應該是最高的一批,跟容成子、寧封子、中黃子、岐伯、赤將子這些在黃帝時期甚至更晚才成仙的不在一個檔次,晚于他的修者,基本上都得到過廣成子的指點。
雖然說這些歷史聽上去沒什么用處,但考慮到主世界在大體上保持著正常的歷史趨勢,或許也有著相似的過往,比別人多知曉些上古仙人之間的關系,未來說不定就能發揮出它的作用。
“天地有常,和以生之。物之有始,生其性焉。性元乎天,質先乎地,故往而有跡,來而化生也。大氣然然自物,天光示化。”
“天光下施,地氣上應。化物交牝,生炁通天。何謂焉天氣一,施而自專。地炁純,應物自勤。交徹變氣,運之為時。此三者合之而生者,為之生氣。天地氣皆一也,而應有所異。異者,氣薄厚也。”
廣成子與容成子合著的長生訣,將“灮”和“炁”劃分成了兩種不同的事物,前者“激于無”,后者“生于有”,屬于同一級別的存在,兩者之間可以通過形質之變互相交換能量。
汲取煉化“天光”“地氣”交徹生出的“灮炁”,并“備萬物而陰附,挕諸氣而陽和”,便可消營資長之化,逆反陰陽,開始邁入初窺至道的長生領域,養生長壽。
就算不額外修練元神,也可活到兩百四十歲的天年,領悟程度更深的知道者,若在元神上有所修持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更是能達到四百八十歲。
這個壽命,已然接近了主世界六氣境的水平,但僅是趙青觀察后七幅經脈圖時已基本上領悟的內容,尚未觸及“灮炁”更上層的運用,不過竟然能超過神勁三百壽限一半多的大限,確實讓她有些意外。
按照她的理解,當初逍遙子的延壽之法,是讓體內的氣來承受時光的代價,令形體得到解脫,而廣成子的方法,則是更進一步讓特殊的“灮炁”替代原來氣的作用,在天光地氣合力之下,壽命突破到了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