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貴公亦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若沒有天下為公的觀念,肉食者之外的普通人,只需要關心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了,又何來憂國憂民的想法”
運用先進的理念迅速指出了傅采林“愛國”的本質,趙青的神色悠然,語調平穩而堅定,自然而然散發出一股令人信服的氣場。她的眼神明亮而深邃,似乎可以看穿人心,讓人無法抗拒她的邏輯。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安國不同于當初的隋朝,即便派遣大軍接管了我們高句麗,也不會影響到中低層的普通民眾”傅采林愣住了,他的臉上閃過一絲困惑,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反過來被對方說服的趨勢。
知曉“天下人之天下”的含義,傅采林終于明白了趙青作為武學大宗師卻“浪費”時間去擔任皇帝之位的原因,理解了對方真正把天下人放在心上的胸懷,也隱約悟出了更高深的人生境界。
趙青微微點頭,她的語氣平和,仿佛在安撫傅采林的疑慮“實際上,對于大多數的平民百姓來說,安國即將開展的軍事解放行動,不僅無害,更是有利。”
“打破高句麗長久以來森嚴的等級制度,無疑可以讓普通人增加上升的機會,增加社會的生機活力,基礎的生活水平也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變得比原先更好,人人安居樂業”
他們朝著剛才眺望的方向緩步前行,趙青開始詳細地解釋道“而對于自愿接受我方軍事接管的上層貴族、官員,比如不久前重新向中土稱臣的新羅王金真興,倭國剛剛認祖歸宗的山陽公后裔東漢直家族、同樣是那邊的推古女天皇,也可以保留原有生活條件上的待遇。”
趙青的話語充滿了誘惑力,她的語氣柔和,讓人無法拒絕她的提議“與其做一個只能再享受一兩年時間的亡國奴,為什么不做生活條件更好,還不用擔心外敵禍患的富家翁,且在高明的養生術下確保長命百歲呢”
目前朝鮮半島上共有三個國家,即高麗、新羅和百濟,自楊廣三征高麗慘敗后,半島上的國家自身間展開變化無常的復雜斗爭;
其中的新羅一向親近中土,近期勢力不斷擴張,與高麗以東崛起的地區大酋蓋蘇文之間沖突不斷,由于被整個半島都奉為神明的傅采林時日無多,在他逝去后三國間無疑會互相發動戰爭。
而通過外力干預,直接“解放”三國”的方式,原本將會蔓延至半島大陸每一寸土地的戰火,傅采林最不愿見到的局面,無疑也不會出現了,讓他心中再不必憂慮此類危機。
“已有了短時間連滅東西突厥的震懾,再加上這樣的優渥條件,只怕很少有人會不答應吧。”傅采林靜靜地看著趙青,不由得感嘆道,感受到了她言語中的真誠,開始相信她并無欺瞞。
同為當世最頂尖的劍客,兩人之間互相有一種默契感,因為能跟劍有著甚深的心靈聯系,有著“同一個好友”,自然而然地比起主修其他兵刃者要親近一些,也更加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
沉思片刻,這位本打算勸說趙青放棄戰爭的弈劍大師,最終卻決定應下這個和平解放的條件,回國后將會“勸說”高麗王高健武接受這個當前最佳的結果。
而見到傅采林如此“識相”,選擇了他所代表的階級而非固執地成為敵人,趙青淡然一笑,倏地伸指朝著前方連點了數下,似是戳破了一張不知何時籠天罩地用作遮掩的薄膜,令眼前的景象瞬間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