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么想就錯了,我們一共八個人,怎么會都是萬美合一的路線呢這豈不也是一種重復嗎”
美人宮超過兩萬頃的大小,確實是住了很多人,但并非那些被涂山畫影壁淘汰了的落選者,而是我們四組八人背后的團隊,有著幕僚,門客,侍從,甚至死士的獨立團隊。”
片刻之后,聽完趙青指出的疑點,從馬背上躍下來的鄭旦笑著回道“現下隸屬于我的團隊,已有兩萬多人,分為好幾個司部,有的負責出行時的準備和途中的護衛,有的負責珠寶衣飾的采購”
“上萬人的專屬團隊”趙青心中微驚,發覺自己剛才好幾個猜想都是錯的,不僅錯估了此世人口更多的情況下,越國“美人計”的規模大小,還因為對古代的刻板印象,誤解了鄭旦她們所訓練的內容。
想要在入吳之后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乃至于影響到吳國的朝政,某種程度上起到對抗伍子胥的地步,“以亂其政,以惑其謀”,單獨一個修為低下、出身普通的孤女,自然是無能為力的,僅僅是長相完美無瑕的花瓶罷了。
因此,除了設法提升美麗程度之外,為確保“美人計”起到的成效,負責培訓鄭旦西施等人的美人宮,實際上更重視提高她們策劃謀略的水平,也就是所謂在吳王宮內生存的智慧。
如果放在正常歷史的世界,或許不過是學習禮樂制度和宮斗技能之類的東西,但多出了人口翻萬倍和高武修行的因素后,現下的情況,卻不再局限于這些庸俗的技藝,而是多出了實操掌握一方勢力的訓練內容。
已擁有世間第一梯隊的姿容相貌,再要求鄭旦等人還有著頂級的才智和與人爭斗的水平,在中途才教起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培養出她們“知人善用”的能力,方是關鍵。
因此,鄭旦、西施,月波、旋波,彝光、移光,玉珠、侍頻,八大入選計劃的美人,在美人宮的日常培訓之外,還需招攬、擴張她們到時候可跟著一起帶去吳國的“陪嫁隊伍”,兩兩聯合,共分成四個小組進行對抗。
這種“陪嫁隊伍”,跟前世和親公主的隨嫁陪從有些相似之處,不過從涉及到的大量領域來看,更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為權貴效力的門客幕僚,類似于孟嘗君、信陵君這種,旨在為主君排憂解難、獻策獻計,且武力上的保障。
八個人的陪嫁隊伍,每人初始被平均分配一支兩萬人的團隊,以及多達三千鈺的起始資金后,想要招攬到更多的賢士英才,維系團隊運轉的后續資金,基本上就要靠主君自己來進行運營了。
本身在容貌上已是全越國最頂級的存在,沒有檔次的差距,那么在入吳之后所能發揮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便由吳王夫差的喜好偏向,以及八人加上其下屬團隊的綜合能力所決定。
能力強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而評價鄭旦等人能力高低的方式,則可以從她們經營、發展團隊所取得的成果來判斷,根據表現再額外獲得一些資源上的獎勵。
“是啊,上萬人的團隊,管理起來也太麻煩了些,每天都得占據我除不得不上的一系列課程之外,已經為數不多的修行時間靠丹藥來強行提升的話,想必修為會變得虛浮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