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確定它真能研發出來感覺還是不太靠譜。此外,光是一個糧食品種單一,沒有必需的蔬菜,就不可能推廣擴大到整個王朝的地步”
“我懂還是你懂師兄的見識不比你的多如果你研究出了這種神通,不會留上幾手真以為看到的就是全部太天真上了戰場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咒我干嘛師兄弟之間的情誼呢”
“情誼就是全面信任師兄我作出的決定。”
沒繼續關注兩名匠師的爭論,趙青停止了產糧之術,目光掃過同樣驚嘆不已的夏彌,心中若有所思,推衍起了此舉接下來的影響。
在她的規劃中,第一代產糧神機的速率,自然不可能達到堪比自己全力施法的水平,每臺能有日均產糧幾萬石,便已相當不錯,不過它的造價成本能夠壓到何等層次,卻是尚未可知。
這種情況下,“產糧神機”的價值,便主要在于軍事戰略上的作用,可以顯著減輕軍隊對后勤糧食輸送的需求,大幅增加其機動性和長途奔襲的距離。
食物對于軍隊和修行者而言,一直是至關重要之物。
絕大多數修行者無法擺脫食物的需求,他們攝入體內的天地元氣并不能完全取代食物中的一切物質,尤其人體五臟的運行自出生時便自成規律,便如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則一般不能錯亂。
若是五臟失衡五氣不調,修行者身體里的氣血便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修行的過程之中,五臟的生機越為旺盛,對于食物的需求也越高。
修行者可以很多天不吃東西,但是一餐也往往能夠吃掉數人甚至數十人的食物。
尋常軍士,以及一些修為不高的修行者,正常的軍隊,糧草則更是基本。一餐不飽,戰力便大打折扣。
尤其在很多戰役里,食物是否充足,最影響的便是士氣和斗志。
所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各大王朝的耕田產糧量,雖然還算不錯,但以區區幾千萬的農民供養數百萬的大軍,維系著如此之多高強度訓練的脫產軍人,在糧草的消耗上,仍是異常巨大的負擔。
因此,每一次大規模動員的戰爭,通常得提前數月甚至數年來儲備物資,且堅持不了幾個月就會后勁乏力,難以在敵國境內保障后勤,持續供應足夠的食物。
像昔年幽王朝征戰天下時所用的行軍黑蜂丸、晉王朝騎軍攜帶的果稞粉、海外出產的鮫人凍,這些體積小,只需要吃上少許便能足夠熱量和長時間飽腹感的食物,一直被視為軍糧之中的極品。
自巴山劍場崛起之后,楚地便傳出了“楚王好細腰,楚女多厭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