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自然得歸功于eva的遠程控制,使得這名騎士白白浪費了作出防守的寶貴時間,不由得一愣神,難以理解自己為何如此倒霉,揮動天平與古鐘,正面迎擊“焚天法相”的動作,也因此變得遲緩了幾分。
就在這時,飛速掠至的火鳳張開了它那巨大的喙,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力自其口中涌出,瞬間籠罩了整片機群所在的區域。
甚至還沒來得及讓戰機群傾瀉出剩余的全部火力,龍騎士連人帶龍,已然被這股力量硬生生地拽入了火鳳的體內,仿佛被卷入了一個無盡的漩渦之中。
只見漩渦的里面,層層烈焰翻涌,如同煉獄之火,開始了對龍騎士的煉化,后者在這片混混沌沌的空間中奮力掙扎,卻發現自己越是用力,越是極盡反抗,反而被束縛得越緊。
“立天之道,可以定人。”
轉移到了不遠處的火鳳頭部,趙青感應著敵方的實時狀態,心中若有所思,克制人之道的“損不足以奉有余”,無疑得從天之道的“損有余而補不足”著手,即以虛御實、抑高而舉下。
自然環境下,物體從高勢能狀態容易轉化成低勢能,高溫物體的熱量會自發傳遞給低溫物體,“江海處地之不足,故天下歸之奉之“,這便是能量趨向于平衡穩定的基本法則。
趙青施展出來的這個“焚天法相”,看似是一只火鳳的形象,但究其本質,其實是由千百萬個極具吸力的氣旋所構成的復雜場域,內蘊無窮陰陽變化,只是外相隨心,不拘一格罷了。
此招將北冥神功的“百川匯海”,“引世人之內力而為我有”,使得旁人真氣自發歸入自身氣海的特性,放大到了更加廣闊的區域,不再是流入狹小有限的丹田氣海,而是反哺重歸于無邊無際的天地。
人體內的丹田氣海可以被灌滿,出現倒流的事故,但百丈千丈的整個場域,乃至于整片天地空間,便絕無這方面的可能。
對方的實力越強,周身的能量密度越高,在陷入了這個巨大的“能級跌落”領域內后,理論上稀釋耗散的速率也就越快,尤其是出手使招散發出來的能量,完全是一去不復返,無論如何,必然越戰越弱。
在這片場域之中,趙青將天人合一運用到了一種新的極致,以膠化氣流渦旋為鎖鏈,陰陽五行劍罡為磨盤,化解重重反擊之力,把敵人牢牢地困在里面,不斷地研磨著對方的意志與力量。
它們或剛猛如金、或柔韌如水、或熾熱如火、或沉穩如土、或靈動如風,相互交織、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敵人的每一次反擊都只會加速他們的滅亡。
就像是江河之水匯入大海,雖然初時洶涌澎湃,但終將被大海的廣闊所吞噬,化為平靜。
龍騎士此刻正經歷著這樣的煉化過程。四周都是無盡的火焰與氣旋,他的怒吼聲、掙扎聲逐漸被烈焰的咆哮所淹沒,他的力量、他的意志、他的一切都在這一刻被無情地吞噬、煉化。
然而,在這絕望與痛苦之中,龍騎士也感受到了一絲前所未有的清明與解脫。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過去的種種執念與束縛在這一刻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與寧靜。
他開始理解“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真諦——原來真正的強大并不是擁有無盡的力量與財富,而是能夠放下一切、歸于虛無的境界。
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煉化的深入,火鳳體內的烈焰翻滾得更加猛烈了,龍騎士的身影也逐漸變得模糊而虛幻,最終連人帶龍變成了天地間的一縷縷輕煙、一片片塵埃,與萬物共生共滅。
最終,當一切歸于平靜時,只留下一片被火焰凈化過的天空和趙青那淡然自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