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芯片散熱與光學器件用途外,玄冰在納米科技和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同樣不可小覷。”為了后續推廣玄冰的工作,趙青打開了智能平板,迅速撰寫起了第四第五份報告:
“在納米科技領域,操作微小的納米結構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對微觀目標物實現操作和控制的需求,同宏觀尺度一樣無處不在……”
“玄冰因其硬度高、表面光滑、晶體構造均勻的性質,以及關鍵的凍結功能,將會被視為制作高精度微納米鑷系統的理想材料,極大地簡化相關操作,促進納米科學的研究與應用。”
“在二維材料的研究中,如何高效、無損地分離出單層或少數層材料一直是個難題。玄冰的低溫和表面粘附特性,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有望推動二維材料在電子、光電等領域的應用。”
“此外,微納米級別的玄冰晶體,還可以作為模板,引導其他材料在其表面生長出具有特定形貌和功能的納米結構,為納米器件的制造提供新的思路。”
在黑科技頻出的龍族世界,納米材料的發展速度顯然要比正常歷史強出不少,早在1992年,納米絲線紡織的網,就足以攔住小型驅逐艦,十幾年過去,或許已經達到了可以制造太空電梯的水平。
根據龍族5,至少在2012年末之前,eva所用的芯片就已經是3納米級別的了,且很可能并非那種“等效”的虛標,而目前的2004年,其使用的則是10納米的芯片。
再加上卡塞爾學院不計成本堆量增加處理器的結果,eva的峰值速度(rpeak)達到了每秒2萬億億次浮點運算,堪稱離譜,就算僅啟用算力為eva十萬分之一的諾瑪,也是近乎無敵般的存在。
擁有當世最先進的制程工藝,正是秘黨的超級人工智能,足以領先全球一大截的原因所在,而在這其中,自然用得上玄冰的這幾種功能,為其未來的科技發展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玄冰多半也具備著優秀的寶石收藏與藝術品價值,其晶瑩剔透的外觀、獨特的冰藍色調,經過加工后光澤變化可像鉆石一樣豐富,還自帶冰寒降溫效果,沒理由在珠寶市場競爭不過那些“凡品”。
再者,玄冰的藝術創作潛力更是無窮無盡。藝術家們可以利用其高透明度與特殊的光學性質,創作出光影交錯、層次分明的雕塑或裝置藝術,讓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不過,以上這些性質并非玄冰的最獨特之處,僅僅是其近期的應用前景。
在趙青看來,真正讓玄冰成為未來不可替代的戰略資源的,還是其“質子半導體”的特性,可以有效調控質子在晶體內部的遷移變化。
在傳統認知中,電子是信息傳遞的主角,它們在電路中穿梭,構建起我們今日的數字世界。然而,當趙青將目光投向質子時,一個全新的視角打開了。
質子,攜帶著正電荷,在生物體內扮演著“開關”的角色,在生物能量轉移中至關重要,調控著細胞的內外物質交換與信號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