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千計的煉金傀儡工匠們則在這烈焰與光芒之間穿梭,它們形態各異,有的手持鐵鉗,熟練地夾取著熔爐中燒得通紅的金屬礦石;有的則手持刻刀,在即將成型的器坯上細致地刻畫著古老的龍文。
還有的攀爬躍上了一臺臺數十米高的巨型錘鍛機械與切削機床,用復雜的操縱桿和刻度盤來控制加工的流程;顏色各異的煉金反應釜、密密麻麻的管道分布在流水線的兩側,接收著工匠們遠程輸入的數值信號。
這些傀儡工匠的動作精準而高效,它們似乎能夠感知到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操作,以確保生產出
最完美的產品。一切井然有序,仿佛整個生產線都遵循著某種古老而嚴密的法則。
趙青躍上渾天轉輪邊緣時刻旋移的步行道,很快就來到了一條看似簡單、但卻是當前主要產品的生產線旁,一層層螺旋起落的反應釜,依次傾倒下五彩斑斕的未知溶液,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后,變得清澈透明。
「這是現下青銅城最需要的除銹煉金藥劑。」
龍侍轉過腦袋,開口介紹道:「根據記時的永動鐘擺與煉金刻盤數值,此地已歷經了近兩千年的銹蝕,氧氣早就被徹底耗盡……因此除了除銹的要求外,還得盡快恢復空氣正常的成分。」
繼續深入,趙青很快看到了空氣分離器與水泵等物件的生產線,其作用正是維護青銅城的環境,抽離城里多余的積水,順帶著提煉出純氧,用于熔爐的加壓燃燒。
接下來,她被帶到了煉金工廠的核心區域——量產式小型煉金核心的生產線,親眼目睹了煉金核心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過程。
只見一排排精致的機械手臂在光影交錯中舞動,它們精準地操作著各種材料,從最初的液態金屬被注入模具,再到融合、壓縮、重塑,經過無數道工序的錘煉與雕琢,最終成為一枚枚閃爍著奇異光芒的煉金核心。
這些核心,無疑是龍族煉金技術的巔峰之作,相當于芯片之于人類現代科技的地位。
它們的材料性質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產生周期性地變化,包括硬度、韌性、導電性、導熱性等等,從而展現出不同的功能與特性,使得機械工藝的復雜層次提升了百倍千倍。
在煉金核心的生產線旁,趙青還看到了用于制造各種普通機械部件的流水線。
齒輪、軸承、連桿、套管……這些零件雖小,卻是構成整個青銅城機械體系的基礎,在煉金術的加持下,顯得異常堅固與精密。
趙青注意到,或許是龍族對于藝術性追求的緣故,但凡是大型的器件與產品,均不僅有著精湛的工藝與完美的設計,更有著精美的紋飾與圖案,主要為漢代的風格,看來深受當地人類的影響。
在一臺根據煉金生產線的節奏自動演奏的青銅樂器,既典雅又悠揚的古樂聲中,它們或龍騰鳳舞、或祥云繚繞,更有玉兔、金桂、九尾狐、三足烏、羽化仙等典型意象,將實用與美觀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趙青還感應到了廠房下方的隱蔽隔層中,竟放置著一條長達八九十米的巨大龍尸,似乎是位于城市的最底部,作為青銅神殿奠基的祭祀,雖死去上千年,但殘存的威壓卻仍遠在龍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