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著,已經來到了湖邊的一處石柱前。
趙香妃從懷中取出一塊晶玉令牌,注入真元,而后將其對準了石柱間的某一處,輕輕一旋,令牌上閃爍出的五色輝光,立刻折射出去,與石柱上的符文相互呼應,形成了一道道復雜的光路。
隨著光路的折射與交匯,原本平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漣漪,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輕輕攪動著湖水,緊接著,那些發光的符文最終匯聚成了一道耀眼的光門,揭開了隱匿法陣的一角。
兩人穿過那道光門,眼前的景物驟然有了巨大的改變。
只見一座座精致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湖中的許多島嶼上,彼此之間以橫跨百丈的廊橋相連,每一座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簡直就像是華麗無比的行宮。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座矗立在湖心的巍峨塔樓,共有三十三層,高達百丈、氣勢恢宏的鄰星樓,它仿佛是這片區域的中心,將所有建筑都籠罩在其威嚴之下。
趙青在趙香妃的帶領下,沿著曲折的廊橋與架設于半空中的復道前行,不時有身穿工匠服飾的人匆匆而過,他們或手持圖紙,或肩扛工具,或推著裝載材料的小車,每一個人都顯得忙碌而專注。
終于,兩人來到了鄰星樓的頂層。這里是一間寬敞的廳堂,四周擺放著各種珍貴的器物和擺件,布置得簡約而不失高雅,幾扇雕花窗欞半掩著,可以遠眺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此時,廳堂中已經坐著幾個人,他們或站或坐,氣氛顯得頗為凝重。居中的是一名軍師模樣、雙鬢已經微白的中年男子,正是巴山劍場在楚境的明面領袖,公輸直。
此人出身于長陵舊權貴門閥,曾經和長孫淺雪有過一個共同的師父,但最后卻和巴山劍場走得很近,成為了秦之變法的重要推動者。
若是巴山劍場并未遭到背叛,原本秦王朝的兩相之中,有一個位置應該是他的。并非是因為他的出身和修為,而在于他的直,在于他從來都是直述是非,從不說謊話。
而在公輸直的邊上,則端坐著一名面容不過三十如許、眉宇間似有輕柔白云之意的青衫男子,一名身穿青色金紋長袍、散發出無塵無垢氣息的中年男子。
兩人的修為均達到了深不可測、難以感知確認的地步,境界尚在公輸直之上,見到趙香妃推門而入,帶過來了一個新的伙伴,皆是起身相迎,先后自我介紹道:
“道卷宗,真靈子;無垢宮,范無垢。”
“情況如何?”趙香妃沒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題:“九死蠶傳人疑似在長陵現身,殺了一個當年的巴山叛徒,后續有追查到更多的細節嗎?”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