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這就相當于放開身體,讓天魔太歲的力量寄生入侵,短暫地借用對方的特殊能力,讓自己除了理智之外的屬性大幅度增加,且有著無比驚人的抗傷與恢復能力,直至戰斗結束之后,才會付出代價。
當一名六境巔峰的修行者激發了魔變,他將會擁有近乎七境下品的戰斗力,且憑借著強悍的肉身與無畏的意志,拉著一名真正的七境宗師一同死去。
如果敵人是首次遇上此法、猝不及防,甚至能夠以傷換命,往后壽元大減和身體接近崩潰。
作為疑似與九境有關的天外生命,天魔太歲自然不會如此好心地幫助自己的宿主,被抽引走它內部儲備的能量,正常而言,應該剛吞服下就完成寄生控制,將其轉化為行走的僵尸才對。
之所以這般聽話和配合,便是因為幽帝的遺留手段,磨滅了天魔太歲的自我意識,用“大道法紋”對其進行了特殊的封印與改造,讓它只能以一種類似“蠱”的形式存在,像是奴仆一樣,被套上了枷鎖。
對于修行者世間而言,巫和蠱的手段,尚且在煉氣之前。
現在的北疆、南越兩地,便有許多人精擅御蠱之道,其中亦有一種類似的“蟲俾”力士培養之法,讓許多奴仆自幼植入專門培育的尸蟲,以此來刺激潛能,讓這些力士的血肉變得迥異于常人。
同時,這種力士的內臟也會隨之病變,若是用某種特殊藥物刺激,他們就能夠瞬間爆發出數倍于平常的力量,但很容易暴斃而亡,通常只在四境及以下的修行者中使用,充當戰斗中消耗的炮灰。
相比之下,“幽冥魔變”無疑是更為高級的版本,不僅到了八境啟天都仍有部分增幅效果,且在首次激發前毫無副作用,魔變了也可以靠大量靈藥靈丹恢復過來。
理論上,只會產生微不足道的意識侵蝕,其余皆是可以逆轉的損傷。
天魔太歲這種東西,隨便泡泡水就能緩慢增殖,就像是菌菇一般,有了一塊母本,便可源源不斷培育出成千上萬斤的“太歲肉”來,供人食用。
而且因為意識已被磨滅的緣故,若無相關藥物刺激,并沒有什么危險性,寄生的能力亦是大降。
不過,根據鄭氏門閥先輩的推測,有能封印住太歲魔力的獨特元氣法則,自然也會存在著相應可喚醒太歲意識與攻擊性的另一種元氣法則。
或許,某座幽帝疑冢中陪葬的法器,便可進一步掌握它們的活動。
為免受制于他人,也因玉簡記載中的“幽冥魔變”功訣,添加了一些唯有幽王朝高層方可知曉的密文,難以破譯,無法確保其正確性,故而鄭氏門閥在發現了天魔太歲的存在與特性后,選擇了另一種更簡單更直接的用法。
那就是培養藥人,利用太歲的寄生,將活生生的人類轉化為靈藥般的食料,且極大程度增加了他們肉體的恢復力,可以反復收割。
單獨的天魔太歲,并不像靈植靈藥那樣靈機充沛、富有營養,可以輔助修行者迅速回復真元、增進修為、治療傷勢等,內里甚至沒多少天地元氣,必須得寄生吞噬了別的生命體,才會生出滋補之效。
在鄭氏一脈的操控下,這些天魔太歲就像是某種催化劑,讓人體細胞分裂增殖的速度暴增數百倍,同時汲取大量的養分,長出血肉,然后,再添加一些有成癮性的藥粉,供給膠東郡飼養的妖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