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青暗自揣摩啟威能的同時,元武皇帝的御駕繞著聶園巡視了一番后,也緩緩在觀劍臺最高處的席位前停下。
這名精氣神已臻至巔峰、幾乎煉化完了幽龍珠,即將邁入八境中品的帝王,緩步走下車輦,走到觀劍臺邊緣,負手而立。
他目光深邃,俯瞰著下方眾多已經到場、正安靜等待著劍會開始的秦人劍師,還有那些身份各異、卻都懷揣著各式目的、從四面八方趕來觀戰的賓客,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難言的豪情。
“朕,終將會是這片大地上最偉大的至尊圣皇,沒有之一。”
元武在心中對自己這般道,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氣,張開雙臂,朗聲道:
“今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于此共襄劍會盛舉,實乃幸事!朕心甚慰!”
“愿諸君能夠切磋琢磨,各展所長,讓世人見證我大秦劍道之昌隆,武道之輝煌!”
著,他伸出手來,掌中元氣匯聚,化作一柄無比巨大的明黃色長劍虛影,劍尖徑直指向空,仿佛要刺破蒼穹一般:“現在,朕宣布——長陵劍會,正式開始!”
隨著元武皇帝中氣十足的聲音遠遠傳開,整座會場都仿佛為之一靜,隨后,便如同被點燃的油鍋般,轟然沸騰了起來。
無數觀戰的賓客們紛紛起立,鼓掌歡呼,而那些即將參與比試的劍師們,則是一個個目光炯炯,神情激動,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場,與各路英豪一較高下,揚名立萬了。
在萬眾矚目之下,形貌變化得跟“夜策冷”一模一樣的趙青,作為守擂的劍主,也率先飛躍上了那座百丈見方的劍臺,挑了根位于正北的乾卦銅柱站定,隨手招了些附近的水汽,凝聚成了一柄三尺來長的水劍。
一些晶瑩的水鏈纏繞在劍身和她的右手五指間,仿佛有生命一般靈動游走,既增添了幾分飄逸如仙的美感,也彰顯了其精湛的劍道修為與對真元的精細操控力。
“首位攻擂者,何在?”趙青環顧四周,揚聲問道,清亮的聲音在真元的裹挾下遠遠傳播開去,與比劍坪內外的銅柱銅欄生出陣陣共鳴,激起了一片片回音。
話音落下,會場中頓時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之聲,許多人翻閱著弘養書院編纂的《劍會紀要》,目光在那些長陵周邊成名已久的老牌宗師、大派宗主身上來回游移,想要看看他們會不會成為第一個下場挑戰的人。
然而,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最終第一個站出來應戰的,卻是一名陌生的藍衫中年男子,大約五十來歲的年紀,典型的“國”字臉,背著劍的形象就像是扛著一根鋤頭一般,毫無美感可言。
他操著一副關中地區的口音,拱手向著元武皇帝所在的觀劍臺方位,與劍臺上的“夜策冷”先后各行了一禮,朗聲道:
“關中岐山劍派,周大拙,特來向夜司首請教高招!”
言罷,他身形一動,便如大鵬般掠過了近百丈的距離,穩穩地落在了劍臺正南的坤卦之柱上,背負的長劍也隨即出鞘,劍身寬達三指,沉重而筆直,上面銘刻著細密的云紋,顯然不是凡品。
這是一柄黑白分明的長劍,其劍身和劍鋒都是灰黑色,好像燒過一半的炭的顏色,筆直的劍脊卻是明亮的白色。
無論是劍柄、劍身的樣式、尺寸,甚至劍鞘,都是最合乎關中地帶制劍的禮制和規格。
“唰”的一聲輕響,周大拙橫劍于胸,微微躬身行禮,認真道:“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