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唯有身處戰團中心、且修為亦達到了極高境界的少數人,才能清晰地感知到,這兩名比劍者之間,實是暗藏著怎樣的鋒芒與殺機。
每一次劍光與水滴的輕微觸碰,都代表著一次兇險至極的試探與攻防轉換。
“這岷山劍宗的《七光養性劍》,雖號稱入門第一劍,變化極為有限,可它卻于平和處見鋒銳,攻守兼備,幾無破綻,更有蓄養劍意之能,也難怪何山間敢放言以之起手,給夜司首恢復的時間。”
先前那位身披鐵衣的司空將軍,轉頭瞥了一眼旁邊橫山許侯被肥肉擋住大半的神情,口中沉聲分析道:“好在‘離水神訣’亦是神妙無方,似虛還實,不僅真力綿長,其爆發力也遠超常人想象……”
“以陰陽盈缺之道觀之……再過上十數息時間,雙方多半就要改換殺招,直接施展出壓箱底的絕技,來決一勝負了。”
“無邊風雨?烈雨橫?”橫山許侯言簡意賅,道出了他對“夜策冷”接下來所施招式的揣度:
“何山間不該讓出這么長時間的,在形成了風雨陣勢之后,一生水只會越戰越強,劍意越來越旺,若無克制破解的手段,他馬上就要敗了。”
“依我之見,不會那么快的。畢竟,這并非是一場目的純粹的劍會。”司空將軍搖了搖頭:“忘鄰一個上場的周大拙嗎?他可都撐了數十個來回呢!”
正當他這話完,比劍坪上,一直保持著高速移動與揮劍狀態的何山間,突然毫無征兆地停下了腳步,身形瞬間由動轉靜,就連手中那柄仿佛由冰晶雪魄凝成的三尺長劍,也一并消失不見了。
這一刻,他整個人仿佛與四周的地元氣徹底融為了一體,再無任何氣息外露,先前身上繚繞的七色云氣與流轉的光華,亦是隨著這一聲不響的變化,齊齊收斂入了體內,不再顯露出分毫。
而后,伴隨著一陣低沉而又細密的劍鳴顫音響起,何山間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開始以奇異的姿態呼氣。
于是,他的雙眼、雙耳、口鼻之中,倏地射出了七條內蘊七色光華的白氣,略微拐過個弧度,緊接著轉化為了七束真實的晶瑩劍芒,均是瞄準了趙青的雙眉之間,瘋狂地加速,其意森冷鋒銳難當。
所過之處,許多看似早已消散隱去的劍光殘痕,亦再次浮現了出來,像一片片虛幻的冰晶、透鏡一樣,自然融入到了這七道疾馳的劍芒之鄭
使之愈發地凝實、鮮亮、璀璨,平添了幾分靈性變化,威力倍增。
這正是《七竅七魄浮光劍》中的秘傳殺招,“七炁斷神”,因其出劍處的七竅感知敏銳,如有七魄入駐、映照八方,令劍芒的速度與軌跡亦是飄忽難測,無有不應、無有不至,極難躲避。
它自帶鎖定與破罡之效,亦有提前凍結感知,震懾心神、令人反應減緩的威能,一旦中招,即使只是被散逸的殘余劍意掃過,也往往意味著被重創識海、神魂受損的下場。
據,昔年大秦對韓王朝的征戰中,岷山劍宗的耿刃就極為精擅此劍,曾經接連刺殺了韓軍數位重要的將領,最終影響到了多支數萬人軍隊的命運,而在當時,耿刃應該只是六境而已。
只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凌厲攻勢,在經過了方才的多輪試探后,趙青卻是心中一動,雖為初次見識此式秘劍,早已察覺到何山間似乎少使了幾分力,也不知是臨戰放水還是另有后著。
念頭閃爍間,她卻是不閃不避,甚至連手中水劍都未曾抬起,只是微微仰頭,看向了空高處,像是在等待著什么。
下一瞬,以“無邊風雨”的真水劍陣為基,懸浮在半空中的成千上萬顆細水滴,已是連成一片,不住打旋疾轉,極速墜落而下。
它們拉長成了一根根晶瑩剔透的水線,且各有先后之別、方位之異,總體呈現出七個層層疊疊、無比密集的圓錐狀攔截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