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趙青單純為了泄憤,就罔顧眾多無辜者的死活,即便是那些曾經入侵了趙國的秦人,那么她也不配贏得趙四發自內心的尊敬與追隨。
至少,是沒法繼續像現在這樣,毫無保留地支持對方了。
“你所的這些,確實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不過……”
趙青微微一笑,隨手招來一張印著文字的紙片,令其輕盈地飄到了趙四的眼前:“你詳細看過它們所寫的內容嗎?答案,就在上面。”
“這些硬紙片,除了對石球來由的解釋與致歉,以及一門普通的吐納修行法外,還有別的隱藏信息?”趙四聞言,不禁微微一愣,下意識地接過那張紙,重新以真氣與神念進行感知。
這一次,她終于發現了其中潛藏的奧妙!
在表層的普通文字下方,硬紙片的內部,竟然還有著另一層被夾在其中的薄頁,里面寫著許多明顯并非是給民眾閱讀的話語。
以趙四的修為,先前只是因為覺得這種批發的傳單不可能有什么重要的秘密,故而僅粗略地掃了一眼,根本沒仔細地探查,此時凝神關注,立刻便透過了表象,發覺了內里乾坤。
“居然是寫給元武的一封長信?怎么都是在為這個家伙著想,客觀地分析局勢,幫忙建言獻策?甚至還把他捧成了古來罕見的有為之君,他若能順應時,體恤民情,必能成就千秋偉業?”
“你這是……”趙四心中驚訝,繼續看下去。
只見信中內容條理清晰,語氣誠懇而冷靜,完全沒有一絲敵對或挑釁的意味,就像是在真心實意地為大秦的未來考慮,操心國事,希望讓元武站出來,成為那拯救下蒼生的至尊圣皇。
更加讓人迷惑的是,這里面闡述了一系列關于治國理念、民生改善、優化秦法以及如何穩固皇權的建議,均是從元武的角度出發,剖析整個大秦王朝的弊病與隱患,絕無半點空談,皆為切實可行的方案。
任誰看過了這封長信,都不可能跟將寫信者跟剛剛才襲擊了長陵、造成慘重損失的、意圖顛覆秦朝的大逆之輩聯系起來,而是會認為此人必是元武皇帝最忠誠的幕僚,正在為君王的霸業宏圖盡獻其心中智計。
此外,雖然也能找到一些理由,質疑信中所書的策略,并非是最優解,不準就埋下了什么隱患,想用它來制造內外矛盾,為將來的某種行動埋下伏筆,可其中所描述出、對帝王而言的宏大愿景,卻作不得假。
實際上,即便是以最苛刻的標準來衡量,這封信中所提出的治國方略,其深度與廣度,都足以令人嘆為觀止,它不僅僅是諸多政策的堆砌,更是一種對于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洞察與規劃。
以趙青的精細入微的計算能力和她綜合諸多近現代政治研究的智慧,自然可遠遠領先于整個時代,徹底超越大秦朝中所有謀士的見識,并深深契合元武心中的理想帝國,讓他不禁生出如逢知己的感慨。
由于這些散發的紙片中均有著該雜層,只要秦軍趕過來,任意一人用神念探查了它們之一,便可發現其中文字的存在,而后轉交給朝廷高層。
“青姐,你這是唱的哪一出啊?難道你是想……先禮后兵?不管怎么,我趙劍爐絕無跟元武和解、妥協的可能!”
同樣拿了一張紙片細看的趙一,亦是滿頭霧水,實在搞不懂趙青的用意,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不是了?這封信,就是受災民眾們的安全保障,并沒有什么別的意思。”
趙青笑了笑,神色自若地解釋道:“簡單的來,便是想方設法把元武架在高處,主動在他不得不在意的那些王侯、重臣面前,去維護自己‘明君’的形象——這些人可不像普通百姓,是能輕易更換、投入大獄的。”
“當發覺我們這些‘大逆’居然也想著讓下大治、民生安泰,甚至愿意為之出謀劃策時,且明曉這封信的內容,必將很快在長陵高層中流傳開來的情況下,元武便不可能專斷獨行,而是得考慮到自己基本盤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