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封面都刻有名稱與作者,用古篆記錄著某種巴山秘劍的修行法門與后輩弟子們的批注,筆劃間充滿了厚重的道韻、意境悠長。
“此地的劍意,已然凋零。”她簡單地翻閱了片刻:“但劍與劍譜,都不過是死物,真正能讓它們綻放光華的,還是持劍的人。”
劍龕第七層的青銅匣在趙青指尖觸及的剎那突然震顫起來,青銅紋路間成青煙。
宋潮生頓感眉心刺痛,厲聲喝道:“劍氣反噬,已凝成劍煞……”
話音未落,那穹頂的玉玨驟然亮如滿月,正中央的蛟骨紋焦黑處滲出縷縷暗紅,像千年未愈的傷口重新滲血。趙青眉峰微蹙,指腹沁出的血珠已被匣中劍意牽引,化作細絲沒入蟠螭鎖孔。
“松月照寒江。”
她并指刺出時毫無凌厲之氣,原本將要暴起的劍煞竟似幼獸遇見母獸,嗚咽著蜷縮回匣內。郭東將凝神看著半尺厚的青銅匣蓋無聲開啟,竟是被趙青劍意融化般化作液態金銀在匣邊流轉。
一股潮濕生冷的海腥味猛然漫溢,劍匣深處的陰影里仿佛蟄伏著未干涸的東海。
趙青掀開紺青色鮫綃的剎那,整個劍冢的燭火都朝著劍匣方向折腰。那竟是兩柄纏著海藻的古劍并排橫呈,劍鞘布滿珊瑚狀結晶。
左側闕劍的青銅劍脊洇出四十九道暗紅血槽,極細的金絲在紅銹下閃爍,劍柄蟠螭口中含著的墨玉珠正滲出黑水。
趙青屈指彈在劍身上方三寸,虛空陡然凝出十五重棋盤狀金色網格,細看每條經緯竟都是由九萬六千個殘缺劍符首尾咬合鋪就。
“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果然是這兩柄古之名劍,呂氏歷代祖上最強的神兵……”
她的目光微轉,已落在了右側蔥劍近乎透明的劍影上。
常人看來不過是柄半融的冰刃,在趙青瞳孔深處倒映的卻是七層交疊的晶瑩劍光,最核心處凝固的竟是枚海藍色劍丸,表面每道裂痕都糾纏著五彩云氣。
云霄忽然雷動。
廢棄烽燧臺上空,長年不散的迷霧被無形劍氣貫通百里,月光化作光瀑轟入劍冢穹頂。懸在空中的玉玨迸出連環脆響,表面七道劍痕驟然消融,倒流回雙劍的劍尖寒芒。
……
??《荀子·性惡》:“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録,莊君之曶,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