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后世稱為“覺醒之夏”的時期,各國政府不約而同地啟動塵封的應急預案:
華盛頓特區地下三百米的防核工事里,“藍皮書計劃”第六研究室的鉛門被液壓裝置頂開;中國羅布泊的戈壁灘上,第四代同步輻射生物解析光源,如同銀白色蒲公英在夜色中綻放;
歐盟議會表決通過的《第137號秘密指令》生效瞬間,二十七顆伽利略衛星的天線同時轉向,編織成籠罩北緯30°的電磁羅網。
但所有行動都指向同一個困境——面對這些違背常識的存在,人類引以為傲的科技體系正顯露出蒼白底色,在超自然的黑域中暴露無遺。
當八月最后一周的晨光照亮聯合國總部大樓時,五大常任理事國代表在電子焚化爐的嗡鳴聲中,簽署了那份永不錄入檔案的《黃昏協定》。
從蘇黎世保險集團的精算師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材料學家,從里約熱內盧的防疫人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潛艇指揮官,2004年夏天的種種異象,正在悄然改寫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當五角大樓的β輻射圖譜與羅布泊的納米晶格在暗網深處媾和,當橫須賀的次聲波與日內瓦的μ子流在量子層面糾纏,當危地馬拉的逆生長端粒爬上《自然》雜志封面,那些價值萬億的應急預案不過是孩童在暴風雨前堆砌的沙堡。
而此刻所有探測器的蜂鳴,終將成為未來史書上的一個輕微顫音。
天幕彼端,命運的紡錘似已刺穿時空經緯。
第一根崩斷的絲線,正在北極極光里燃燒成淡綠色的灰燼。
同一時間,卡塞爾學院的冰窖深處,副校長弗拉梅爾則凝視著青銅羅盤上跳動的星象,對著煉金矩陣的水銀喃喃自語:“親愛的老伙計,你說人類為什么要給恐懼裹上科學糖衣?”
“因為真相的苦藥需要希望作藥引。”昂熱的聲音突然從氤氳的水銀霧氣中傳來,锃亮的牛津皮鞋踏碎地面凝結的冰晶。
校長手中晃動的威士忌酒杯里,琥珀色液體正泛著詭異的金紅色漣漪。
“你的雪茄灰要掉進煉金陣了。”弗拉梅爾頭也不抬地攪動著汞液,順手彈開了酒瓶塞,青銅羅盤在他掌心跳著哥德爾編碼之舞,“特別提醒,那支1961年的科伊巴限量版還剩最后三毫米。”
“所以青銅與火之王正在尼伯龍根里抽雪茄?海洋與水之王飼養著滄龍魚群?”昂熱指尖轉動著大馬士革折刀,割開了冰窖的寒氣:“這次莫非是兩位君主同時蘇醒?比預言早上數年?”
“可能還要更糟。”副校長飲盡泡過了龍蝰胚胎的血腥瑪麗,忽然吹了個口哨:“你最好看看冰島傳來的監測數據——”他呼出的白氣在冰面凝成兩個古老的如尼文字:
【nidhogg'sawakening】(尼德霍格的蘇醒)
……
??增補到了6.5k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