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目:龍族亞種\/半煉金生物
體長:10-15cm(成體)
特征:銀藍半透明表皮,三對可折疊翼狀鰭,口器壓力峰值2176psi
生態特性:以金屬氧化還原能為代謝基礎,淡咸水雙相適性,85c至-20c存活
威脅等級:ss(文明崩潰級)
施耐德嘶啞的聲線,裹挾著電流雜音刺破水銀霧氣:
“執行部第七組在東京灣采集的樣本顯示,每條鬼齒龍蝰每天能啃食1.7公斤金屬。按照當前擴散速度,一個半月后太平洋海底光纜將面臨全面癱瘓風險。”
“更麻煩的是……”投影切換成了東京灣的立體投影,原本湛藍的海水正泛起詭異的胭脂色,成群龍蝰游弋過的區域,藻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增殖,形成覆蓋上百海里的赤潮帶。
“次生災害。”
副校長抓過雪茄猛吸兩口,攥著青銅羅盤的手背青筋暴起:“強酸黏液改變了海水ph值,誘發甲藻爆發性繁殖——再這么下去,整個太平洋食物鏈會徹底崩潰。”
“看這些小家伙的遷徙路線——北海道漁場、千島寒流、北太平洋暖流,完美的金屬盛宴自助餐廳。”
他熟練地調出了新聞報告的界面:“世貿組織估算,每延遲一小時解決危機,全球經濟將損失4.2億美元。”
“現在繁殖到什么規模了?”昂熱問。
“起碼超過一億。”
曼斯教授焦躁的煙嗓從大西洋彼岸傳來:“它們正沿著黑潮向白令海峽擴散。日本水產廳半小時前通報,宗谷海峽的防鯊網已經被啃出十七個缺口——那些龍蝰正在把防護網當自助餐!”
“裝備部有什么解決方案?給我連線阿卡杜拉所長。”昂熱敲了敲浮現戰術地圖的屏幕,“施耐德,執行部模擬結果。”
“參考‘昆侖集團’提供的情報信息,現有四種優先的方案。”
面罩下吐出密密麻麻的參數:“首先是惰性材料防護,修建以陶瓷基復合材料為核心的防護堤,能夠有效抵御鬼齒龍蝰的啃咬。針對必須途經危險區域的航船,則使用聚四氟乙烯在水下部位涂裝。”
“但這個方案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施耐德繼續說道,聲音在冰窖里回蕩:“光是東京灣周邊的防護堤修建,按照目前的材料儲備和施工速度,完成至少需要兩個月,而龍蝰的擴散可不會等我們。”
“至于聚四氟乙烯涂層技術,目前尚未有大規模應用于船舶的經驗,且無法保證能完全抵御龍蝰長期啃咬。”阿卡杜拉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帶著一絲疲憊,顯然為了應對這次危機,裝備部已經連軸轉了許久。
“只有高強度惰性材料才能萬無一失,畢竟鬼齒龍蝰的口器能鑿穿60公分混凝土。”曼斯調出東京灣沉船殘骸的掃描圖,“除非給每艘船裹上兩米厚的特氟龍——這比航母造價都貴。”
“第二方案是利用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