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陰影中謀劃了千百年,不太可能只嘗試一兩次時間逆流,便接受失敗的結局,這在天平兩端難以等價。”
施夷光低聲開口,笑意清淺卻堅定:“直接繭化,拋下自己苦心經營的資產,替圣宮醫學會的其他人作嫁衣……我認為,這不像他在方才戰斗中展現出的性格與作風。”
“風王更像個雖然投機取巧、善于算計,但骨子里卻自負至極、勇氣可嘉的戰術家。”
“大致是這樣沒錯……敢爭、能爭,是他和憊懶、隨波逐流的大地與山之王最大的不同。”
趙青微微一笑:“戰斗風格可以偽裝作假,但戰略上的布局卻是難以遮掩,有太多的隱藏信息在被解讀后,鮮明地曝光在眾人的面前。”
近期,隨著關系的逐漸拉近,施夷光也透露了自己的一些重要秘密。
其中,尤以“八竅離墟心”最為驚人——這正是先前所提及到的,她天生具有的那種特殊體質,也是她稍顯病弱、時而心口隱痛的緣由。
簡單的來說,就是西施的心竅多達八個,遠遠超過正常人的四腔兩竅(左右房室孔),比著名的商末重臣比干“七竅玲瓏心”的圣人之姿,還要再多出一竅。
看似體質更勝一籌,卻過猶不及,反傷自身。
聽上去,很像是小說主角的待遇和設定,“被埋沒的天才”,實際上也確實沒差多少。
因為從理論上來講,心竅的數量是可以極大程度地增加智慧悟性的,一旦體質完全覺醒,將會帶來無比驚人的加持效果。
但無論是據傳每隔千年方可現世的“七竅玲瓏心”,還是典籍中都未載的“八竅離墟心”,還是較低階的六竅五竅,均屬于前期特性不怎么顯著的體質,對于修行的助益,表面上沒法跟常見的某某靈體、寶體相比。
原因很簡單,心臟為君主之官,主血脈循行,司神明統攝。
前者的功能與氣血運行、肉身鍛煉息息相關,心臟天生強壯有力,自能推進修行速度,提升同境的戰力,但后者的作用,卻是“心竅通幽,其用不顯”。
如果只是修煉主世界最常見的勁力武道,“心竅”幾乎要在神勁層次方可展露出它的功效:
推動身神的凝煉效率與陰陽水火相濟的中樞,輔助孕育出至關重要的心之身神,且是后續六氣境的神明之府所在位置。
在此之前,倘若沒有一些特殊的靈藥或奇異的情感經歷,使得形如未琢璞玉的“心竅”被提前開發覺醒的話,很難觀察到它對修行過程的實際影響,悟性增益幾近于無,畢竟常規的智力主要由大腦決定。
可一旦心竅出了問題,卻反會降低智慧,“心蔽吉兇者,靈鬼攝之”,通常稱之為“不開竅”“鬼迷心竅”等,甚至能讓人變成傻子。
“心竅者,離宮也,心神所居,通則諸竅皆通,真火可降,能濟腎水,心竅不通,諸竅不通,心火不降,火水未濟。”
若是改換走上了煉氣煉神的路子,正如現下的施夷光,那心竅的作用就立刻突顯了出來。
只因它本是先天所生的魂魄通道,主導著三魂七魄系統跟精氣神的往來,可依從某種難以描繪的過程來影響智慧層次。
根據這一原理,便有了“上智人心有七竅三毛,中智人心有五竅二毛,下智人心有三竅一毛,常智人心有二竅無毛,愚人心有一竅,下愚人心有一竅甚少,無竅則神無出入之門”的研究結論。
而文子則明確指出,心竅主要決定的智慧相關方面,其實可用“擇路之明、用物之精、避劫之巧”這三點來描述,并不能無限擴大化到全部的領域。
“靈智”兩字中的“靈”字,正是指它,故而“精怪啟智,必先開竅”。
作為常規認知中心竅達到極限數的“七竅玲瓏心”,因其恰巧對應著七魄之數,每竅可存駐一魄,天生陰神的修行即達圓滿,且無需后天修煉便擁有同步生長的心之身神。
若是正式覺醒,基礎的修煉速度更能提升七倍,相比于那些常規的體質,這可是個獨立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