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的累加特性,更是加劇了這種‘貪婪’。”
拓跋無愁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你們先前也知道了,每一種隱性血脈,均起源于七境及以上修行者,以本命元氣為基對御獸的融合。”
“那么,該系血脈后裔之中,所誕生出的第二位七境,是否能再次‘本命融血’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且其‘血脈印記’并非覆蓋前代,而是……累加其上!如同在祖傳的基石上,添磚加瓦!”
“父輩若以‘蒼狼’為本命,融其血脈,子輩若以‘白熊’為本命,成功融血,則其血脈之中,便同時承載了‘蒼狼’與‘白熊’兩種異獸的印記!既擁有前者的‘迅捷、堅韌,亦有‘白熊’的巨力、御寒……起點越來越高!”
“實際上,我本人繼承到的血脈,便有寒螭、風蛟、天狼、雪犼等十多種之多,乃至于需要后天進行合并歸一,方能掌控自如,在七境巔峰時穩固本命元氣,最終踏入八境。”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拓跋無愁話鋒一轉:“血脈之力,并非萬能。它有著致命的弱點——環境適應性!”
戰摩訶心頭微凜,似乎聯想到了什么。
“簡單的來說,就是血脈之力,與其發源之地息息相關,怎樣的環境孕育出怎樣的天賦,彼此匹配,此乃‘適者生存’之理。”
拓跋無愁解釋道:“像北冥一帶存在的異獸血脈,蒼狼、雪犼、白熊之流,在它們的原住地,才能得到最佳的發揮……”
“一旦離開極北冰圈,像蒼狼這種問題倒不大,因為絕大部分草原、戈壁、荒土均有分布,族群廣泛,可白熊的天賦加成,只是到了漠北草原,其效力便開始顯著衰減。”
“若再往南,進入更加溫暖的漠南之地,四季分明的中原,甚至炎熱的區域,不僅加成銳減,甚至可能成為負擔!”
“白熊血脈在酷暑中會令人氣血燥熱,心神不寧;雪犼的御寒之力在溫熱之地如同雞肋,反而可能干擾對火行元氣的感知與操控!”
“靈覺蒙昧,元氣清晰度下降、修行速度遲滯,戰力與天賦均大打折扣!”
“一個在祖山能發揮十二成戰力的七境將領,到了南方濕熱之地,可能連八成實力都難以維系!這絕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本質上,這其實是元氣種類、比例,元氣法則在不同氣候、地形條件下的不均勻分布,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像扎根于特定土壤的植物,強行移植到不適宜的環境,不僅無法茁壯,還會迎來枯萎與凋零。”
“帝國疆域遼闊,從極北冰原到漠南草原,再到后來征服的溫暖河谷地帶,潮濕的鄰海、島嶼區域,氣候差異巨大。”
“這就意味著,任何單一的血脈天賦,都無法在帝國的全境保持巔峰戰力!”拓跋無愁強調道:“……無論是對外征戰的戰力保持,還是內部強者的培養,都是致命限制!”
“我們止步于陰山一線,擴張之勢……戛然而止,未能大舉南下,固然有中土強敵環伺、后勤壓力等因素,但這‘血脈枷鎖’——元氣法則與環境對血脈天賦的隱性壓制——才是最深層的、難以逾越的天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