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一笑,卻像是全然拋卻了先前的天涼覆亡史,不疾不徐,道起了眾人均是首次聽聞的劍道理論:“……心秤無別,非是無情,乃為容道。風雨落處,塵翳自去,非外力凈之,乃心光朗照!”
拓跋無愁亦大笑,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心秤無別,好一個心秤無別!此境之名,道盡我半生血火,半生煎熬。”
“想不到,困鎖數百載的前路,竟在這幾言之下,被盡數點破!九境之前,再無壁障!”
不是每一位七境上品的宗師,都可以獲得七境巔峰的評價,八境也是相同的道理:真正的八境巔峰,代表著長生之下的修行臻達圓滿,放眼古今,也是寥寥無幾的偉大成就。
戰摩訶在邊上聽得茫然,只覺得思緒如墜云霧,愈發混沌:劍術的舉重若輕、舉輕若重,這很好理解,是力量掌控的技巧;劍意、劍勢的輕重變化,則可通過神念流轉模擬感知,屬于虛實相生的運用法門;
可這劍心……純粹概念性的東西,無形無質,又哪來的重量?如何能“無別”?
他眉頭緊鎖,只覺得這境界玄之又玄,遠超自己此刻的認知框架,簡直不可理喻。
唐欣卻心中一動,當即想到了趙青曾以無雙風雨劍為例,講述的“點、線、面”理論——那是對元氣規則、結構最本質的洞察,道盡了內外的相對尺度、空與有的轉化。
浩瀚與微渺名實的對立,在此為之統一!
隱隱約約間,他已初步明曉,這“劍心三境”,或許便對應著八境修行的三個等階,劍心,即自我天地之心,是它從凝聚、壯大到圓融無礙、周流循環的蛻變過程。
“觀而不執,如如不動。”
趙青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清泉流淌過山澗,將眾人的思緒拉回——即便不動用絲毫真元神念,她的心識神通亦可傳法告訊:“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你們可懂了么?”
“跟真正的無窮小相比,人心也是無窮無量、無始無終的存在,所以完全可以和無垠天地、無盡太虛形成一一映射,道生道滅間,再造寰宇萬物……此乃至小至大之辯。”拓跋無愁沉思片刻,便悟出了內中真意:
“混然若太虛同量,泯然與法性為一!原來,您竟已看到了那份屬于九境的光景?”
言語之間,自然帶上了由衷的崇敬之意。
戰摩訶瞪大了眼睛,努力咀嚼著這些絕對寶貴之極的言語,試圖理解此間玄奧。
什么“量無窮”、“心映射”、“至小至大之辯”,什么“容道”、“觀而不執”、“心光朗照”……每一個詞他都認得,組合在一起卻如同天書!
他忍不住看向唐欣,只見對方眉頭微蹙,眼神卻異常專注,似乎在努力捕捉著那些玄妙話語中蘊含的絲絲縷縷的真意,時而恍然,時而困惑,顯然比自己要領悟得多。
這并非戰摩訶悟性太差,不堪造就,而是有的東西,若未能接觸到相應的層面,未曾真正踏足那個境界的門檻,終如盲人摸象。
老是想不通關鍵,幾乎都要讓他為了保持個人投資價值,假裝出領悟透徹的神情起來了。
“懂了便好。”趙青淡淡開口,繼續看向拓跋無愁:“前塵舊債,恩怨情仇,于你心中,當如云煙過眼,再難撼動分毫。”